《生活中的金融学》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生活中的金融学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豆瓣评分:7.8

内容简介

   本书缘起于哈佛MBA毕业生的“最后一课”,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给普通人的金融知识。一名篮球运动员,为什么要参加棒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其他运动比赛?为什么对我们助益最大的人际关系,反倒不是最亲近的朋友?如何为房屋估值?购房比想象中不值?为什么CEO去世,公司的股价不降反升?年轻有为的高管,如何领导比自己资历更丰富的下属?还有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与风险管理、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与融资杠杆、法国大革命与年金、约翰·弥尔顿……本书跨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多个领域,真正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萃取而来的金融智慧。

   2016年诺奖得主奥利弗·哈特这样评价本书:米希尔·A.德赛是博学多闻的经济学家。在本书中,他为读者理解现代金融提供了迷人的新视角,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学的重要观念是如何体现在历史、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文学艺术与生活,人文学科的学生则可以学习金融知识,所有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米希尔·A.德赛(Mihir A.Desai),现任教于哈佛商学院与哈佛法学院,主要教授金融、税法和创业等课程,同时还为哈佛在线教学的HBX平台开发在线金融课程。其在企业金融、国际金融和税收政策方面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曾数次受邀至美国国会参加听证会,在全球多家大型企业和组织担任咨询顾问。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论价值

说到我们拥有的天资以及该如何使用它们时,我们并不会将拥有的经济财富当作天资的一部分。我们的天资是更私有的一种财富,并非代表资本净值的一个简单的数字。天资是我们拥有的独特天赋,是我们花费时间形成的技能。如果说在现代理念中,金钱和天资真的有什么联系,那就是金钱和财富是可以通过兑现天资获得的。

不过从语源上讲,天资确实和金钱有很深的渊源。“天资”(talent)最原始的含义,是一个重量单位(约27千克),后来很快转换成了同等重量的硬币所代表的价值。现在学者们对一单位天资所代表的金额仍有争议,但基本确定在1000美元到50万美元之间。我们更熟悉的一些货币单位,比如古希伯来的锡克尔、古希腊银币德拉克马,都要比一天资的面额小。所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代表货币的词语又是如何、为什么升级成一个用来描述和定义我们能力的词语了呢?

我们可以看到《圣经》里,天资的地位十分重要。卢卡斯·凡·莱登在一幅雕刻作品中传神地再现了天资的寓言,更体现出了创造价值的金融原理。你会经常听到金融从业者在谈话中提到资产管理人能创造或者消灭价值,他们是在产生“阿尔法收益”,还是因为“贝塔收益”而获得佣金。这个故事就能很好地诠释这两个术语。

对价值创造的认知和金融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很接近——资产估值。我们该怎么判断资产的价值?任何购买房子、股票或者汽车的人,不论明里暗里,都要经过这样一个估值过程。这个资产是否“值”我付的价钱?更广义上讲,任何时间、任何资源的投资,都需要估值。我应该继续进修学业吗?我应该送孩子去俄罗斯数学补习班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权衡现在的牺牲(学费)和未来的收益(你的女儿在2040年所获的菲尔兹奖章),这些都需要估值。这个估值的过程,和收购——比如微软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领英而进行的估值——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就像天资的寓言阐释了价值从何而来,资产估值的实际操作也能教会我们明白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但这些价值创造和估值的原理,就像这个寓言一样,都是很严肃的。大家将看到,其严肃性打动了两个人——约翰·弥尔顿和塞缪尔·约翰逊,关于价值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个问题,他们从寓言中解读出了一个更谦逊的理解。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为了让门徒们准备好迎接最后的审判日,给他们讲了一系列故事,其中就包括天资的寓言。主人要出门旅行,于是将自己的财产以八份天资的形式,留给了三个仆人——一个人五份,一个人两份,一个人一份,“每人所分得的天资都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大小而定的”。当主人旅行回来,他发现其中两个仆人使用了这些天资,并通过贸易翻了番,一人十份,一人四份。这位主人——一般解读中都认为代表的就是上帝——十分满意,他对两人说:“干得不错,能干而忠实的奴仆。你们表现了你们的忠诚……一起享受你们主人的快乐吧。”两个仆人不仅得以留下他们的天资,还得到了进入神的国的资格。但只得到了一份天资的第三个仆人,他告诉上帝:“我害怕弄丢了您赐我的天资,所以我把它埋进了土地。这就是您赐我的天资。”说着,他把他那一份天资还给了上帝。

上帝很不满意。“你应该将我赐予你的资产拿去银行家那里投资,当我回来时,连同本金和利息一起还给我。”作为惩罚,上帝收回了可怜的仆人仅有的那一份天资,将它赐给了拥有十份天资的仆人,并解释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之后,上帝下达了终极惩罚,“将这没用的奴仆流放去外面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可怜的仆人失去了他的天资,并被从神的国流放。天啊。

虽然我对这故事的某些部分仍旧存疑,但是主旨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被赐予了天资与天赋;这种分配并不平等;它们极具价值;而且最重要的,人应该充分利用赐予他们的天资。我们是这些天赋的管理者,有责任充分利用它们。总有一天,我们要对天资的管理负责,而出于恐惧让你自己没有充分利用这天资是一种罪。而且这个道理和之前我们对风险的讨论也有联系:人可以想办法规避、管控风险,但说到底,人生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

这则《圣经》故事和金融有什么关系?金融学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价值是如何被创造的,又该如何被衡量?尤其那些我们认为其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的企业,其实是因为我们以为它们一直在创造价值。

金融对“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你得到的所有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因为给予者期望得到回报。事实上,他们期待的回报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风险的功能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风险的估计是以市场波动对你的影响程度为根据的(还记得贝塔值吗?)。他们的期望回报,就是你得到资金的成本。你是他们的资金的管理者,而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就是如果你想创造价值,你的收益就要大于他们的期望值,也就是大于你得到的资金的成本。

这是个很残酷的逻辑。如果你的收益刚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那你相当于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举个例子,假设你的投资者期待给你的100美元能创造10%的回报,那么如果一年后,你还给他们110美元,你是满足了他们的期望回报,但也没什么特别的,因为你自己一美元也没得到,只是满足了他们的期望,仅此而已。你还不如在床上躺一年。

只有得到了更多,比如15%,才存在价值创造,因为这样,你的收益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可以这么想:你开了一家餐厅,而每一顿饭的收入刚好等于你的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这就没什么值得兴奋的,而且只能证明你并没有创造任何成本之外的价值。这条规律对资金也一样适用,只是资金的成本一般没有这样直白。

这个逻辑的残酷性还不止于此。如果你获得的收入比投资人的期望收入低,等同于你损失了价值。也就是说,其结果还不如你没有使用他们的资本。你也许认为你获得了8%的回报很不错,事实上,如果他们的期望回报是10%,这中间的差额就是你损失的价值。那你真的还不如在床上躺一年。

这个价值创造原理又能延伸出两条推论。如果你只是一两年超出了投资者预期,也不是多大的成就。真正的价值创造,是你为他们经营资本多年,并且每年的收益都能超出他们的预期。同样,如果你能以高回报率不断增加他们的本金,并且将本息作为新的资本再次投资,那就比只回报利润还要好,这正是因为你擅长超出他们的预期。

比如,对比一下下面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中一样的是,投资人都期待10%的回报,但你能做到20%,你自然很容易超过预期。第一个案例中,你连续做了五年,但只将收益的四分之一作为新的资本重新投入,剩下的收益都还给了投资人。而第二个案例中,你连续投资了二十年,并且将所有收益都作为了新的资本投入。这其中的价值创造有何区别?第一个案例中,你有效地创造了等同于交给你的资本50%的价值,而第二个案例中,你创造了900%的价值。

简而言之,金融的价值创造法很简单:(1)回报要超出投资者期望;(2)尽可能久地不断超出他们的期望;(3)扩大规模,这样才能不断得到大于资金成本的收益。创造价值只需要这三个简单因素。

这个原理和前面所讲的寓言故事,至少有两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我们都是他人资源的管理者。这种委托的关系和责任是金融的核心——我们是在管理他人委托给我们的资金,就像仆人要照料上帝的天资一样。就像鲍勃·迪伦在他的福音经典中唱的,每个人“都要服务于某人”。我们都是管理者,我们都属于由被委托了他人资源的个人所组成的关系链。

其二,管理者的身份附带着他人的期望,所以就有了风险,有可能有好的结果(高回报/进入天国),也有可能有坏的结果(低回报/永坠地狱)。两点都体现着一条残酷的逻辑:实现被委托资金的利益最大化,了解你被委托了多少资金,其期望回报是多少,并竭尽全力超出该期望。

金融的价值创造法要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容易。第一步,“超出资金提供者的期望”,这条可以理解为你的投入需要大于收益,也就是说,你带给世界的价值要大于你被赐予的天资。第二步,“尽可能久地不断超出他们的资本理所当然得到的收益”,其实就是“投入要一直大于收益”换了一个说法。最后,“扩张,这样才能不断得到超出资本的收益”,这也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来表示:永远不要停止对自己的投资,并且要持续增加投资,尽可能地延迟收获,因为复利式的投资回报很大。

卫斯理宗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在16世纪显然就已经十分理解天资的寓言和价值创造的联系。他在一次题为“金钱运用”的布道中,明确提出了这个故事和金融的联系。布道文的最后两部分总结为“不要将珍贵的天资抛诸大海”和“得到天资,首先,尽可能创收;其次,尽可能存蓄;最后,尽可能付出”。这其实就是后来更加流行的卫斯理宗教义:“尽力行善。竭力行善。尽可能行善。无处不行善。无时不行善。对所有人行善。永世行善。”没有比这对金融的价值创造理论更完美的诠释了。

由价值从何而来很容易推理出如何估值。在我们建立金融如何估值的概念前,首先要明确,不该如何估值。

金融学与会计学经常被当作同一个概念,人们认为它们从本质上讲是可以互换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金融是针对会计和其局限性的一种直接反应。会计学中,资产负债表用以记录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以及所承担的债务;损益表用以计算年利润和年损失。这些算法是会计的基础,而且确实,许多人都是用这些技能和算法来打理自己的财富的。

对于金融从业者,会计的估值方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有问题的。资产负债表上所表现出来的条目,有意忽略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这完全是出于所谓的“保守主义”:对于会计师来说,所有无法定价的资产等同于没有价值。事实上,像可口可乐、苹果、脸书这些企业,它们最重要的资产(它们的品牌价值、知识产权和用户群体)都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更糟的还在后面。因为历史成本核算法——资产应该以购置价格体现——导致有些资产的现行价值,与其会计表格上体现出来的价值相差甚远。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着大量所谓的“商誉”(并购企业时的购入价与其账面价格的差值),而在现行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了。所以说,会计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本质上是带有后顾性的算法。它只是一张不完整的快照,和真正的价值相差甚远。

用资产负债表原理来计算个人发展时,也会遇到会计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它们也一定会强调这样一个计分板系统,优先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因素,却不一定有真正的价值。而且恰恰是这个计分板系统,保证了真正有价值的资产绝不会出现在这个资产负债表里,因为这些资产的价值很难用数字计算。

因为会计算法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金融采用的是另一种估值算法。金融估值的出发点是过去的成就和现在所拥有的,与真正的价值关系甚微。金融的着眼点是未来,也只有未来。今天所能拥有的价值只能来源于未来。估值的第一步,就是放眼未来,估计一个企业或者投资未来可能的收益。

第二步,就是将那些未来收益换算成现在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金融认为,等待是有成本的。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而且我们讨厌风险,所以等待和风险都要计价,这和之前我们计算资金的成本是同一原理。未来所有的现金流,都要根据资金成本来扣减,最终得到它的现有价值。等待越久,扣减的就越多。将所有未来的现金流都折算到现在,就得到了它今天的价值——真实价值。这个过程就叫作贴现。

金融中使用的任何估值模型,都存在上述的基本构架。忽略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展望经济回报。将这些价值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算成今天的价值,也就是把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总和进行加权平均,该折算结果就是该资产今天的价值,而这价值如果比你现在必须支付的价格高,那么你就赚了。

对教育投资估值也是同一原理,向前预测你因为这段教育经历能得到的额外工资,将这些工资增量折算到现在,与学费作对比。如果折算后的未来价值大于学费,这笔投资就是盈利的。鉴于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和其争议性(也鉴于我就是个教育工作者),还是值得花点时间实际操作一下这个计算的。

2016年9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的一条高等教育简报称,在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具有学士学位的劳动者比只有高中文凭的劳动者多赚约100万美元,比只具有准学士学位的劳动者多赚33万美元。这就是故事的全部吗?鉴于学生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真正得到这些工资增量,将未来工资进行折现,从而比较现值是非常必要的。折算后,具有学士学位的劳动者折现后的额外工资是51万美元,而拥有准学士学位劳动者的是16万美元。现在,只要拿这个结果对比一下现在要交的学费,就知道这个交易划不划算。是的,这个分析(和当下存在的许多掺杂着错误逻辑的分析不同)表明,大学教育很划算,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投资读大学都是划算的。

为房屋估值也是同一原理,但实际操作的困难性更大,因为要估计拥有房屋的回报是很困难的。为房屋估值时,要计算从现在开始因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而免付的房租,还要计算要缴的地产税和装修费,所有因素都做贴现,就得到了现在买房的真实价值。免付的房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现在房地产泡沫的生命力所在。21世纪初,人们没有看到,与租房对比,购房是多么昂贵。如果他们考虑了租售比,就会发现购房其实比想象的还要昂贵。

金融的估值算法和金融的价值创造逻辑一样残酷。你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未来,未来回报让我等得越久,贴现后的价值就越少。所有价值都来自未来。事实上,任何金融从业者都清楚,标准估值模型导致大多数价值都被算入了所谓的最终价值。像脸书、领英、推特之类的公司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它们遥远未来的情况的判断——这些判断都算入了所谓的最终价值。简而言之,虽然我们预测的是它们未来几年里的收入,但实际上,它们的绝大部分价值都来自我们对它们未来状况的判断。同样地,在做房屋估值时,这套房屋在很多年后被卖掉时的收入占据了房屋今天价值的很大部分。

以上对估值的简单介绍,让我们大体领略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金融原理。首先,果断地放下过去和现在,在判断价值、做出决定时只看未来。看待今天的自己时,过去的成就、已逝的机会都毫无意义。其次,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强调未来的成分,所以对价值的所有估计和所做的决定都是想象和推测。想象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对做出正确决定是很重要的,就像投资估值一样。最后,大多价值来自最终价值(很远的未来才能体现出的价值),而非短期回报。这是一场持久战,而持久的价值,都体现在我们能留下的东西中,比如遗产,而不是我们当下所能享用的。

我还记得我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现在换作我说给我女儿听了(她就是我的最终价值)——“世界属于年轻人”。这句话改编自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但这句话中蕴含的深意不仅在许多传统中都有体现,更包含着金融的原理。我们都是为下一代服务的,因为世界属于他们,而不是我们。

寓言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存在着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也正是寓言的乐趣和其长久的生命力所在。比如天资的寓言就还有很多让我存疑之处。

首先,就是给三个仆人分配天资时出现的不平等。这个设计显然是想说,这种分配是基于“根据个人能力分配”的原则。其次,第二次分配天资时只给了拥有更多天资的人,而最穷的仆人完全被排除在外,其意十分明确:“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最后,还有将最穷的仆人打入地狱的残酷惩罚。这个“没用的仆人”被流放到了“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我发现寓言的教诲有这么几处很可疑。最初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给这些仆人分配天资?二次分配时为什么还要偏向最富有的仆人?为什么向最穷的仆人施以终极惩罚,他最大的过错也不过就是……恐惧吧?

然而对于一些金融从业者,这些情节合情合理,毋庸置疑。他们会说:“答案很简单。不同的人本来在能力上就各有差异。所以,社会资源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天赋有区别地进行分配。得到经济回报少的人,通常都是天资不佳之人,而且确实有把握不住机会的倾向。”这种客观主义的世界观展示了金融从业者中常见的大男子主义。许多金融从业者都为他们的工作固有的论功行赏性质而骄傲:市场就是故事中冷酷的主人,每个人的命运都由自己的能力决定。

但这一定就是真理吗?如果连我们都无法确定这是真的,还应该把它奉为人生信条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两位极富天资、成就伟大的人,而且巧的是,他们两位对天资的寓言也极富兴趣。一位是塞缪尔·约翰逊,他用八年的时间,以一己之力创作了《牛津英语词典》的前身,他就对这故事无法释怀。还有约翰·弥尔顿,无韵体史诗《失乐园》的作者,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及这个寓言,并且因为这个寓言的逻辑夜不能寐。

不论取得了多少成就,塞缪尔·约翰逊仍在担心会因为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资而永世受罚。“忽略大地赐予的自然沃土之人,比其耕种未得回报之人罪行更重。”约翰逊的观点是很多极富天资的伟人都不得不背负的重担。他并不为自己分到了更多的能力而开心,而是将天资当成了上天降下的重任。

而且,在约翰逊的诗作《罗伯特·莱维博士之死》中,他推翻了寓言中的教诲,赞颂了一个单纯的、约翰逊认为天资不如自己的人。莱维是约翰逊庇护的一个可怜人,后来莱维开始照顾他身边的人。虽然从各种角度上来说,莱维都是一个不成功的人,却得到了约翰逊最高的赞扬:“大智若愚,粗犷善良。”是一个通过向周遭的人表达关心和关爱而证明了“潜移默化的美的力量”的人。莱维为何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约翰逊在诗的末尾引用了那个寓言:

美德谨守脚下的分寸,

不孜不倦,培养后起;

相信我们永恒的主,

会发现唯一的天资也能善尽其才。

约翰逊,一个天赋异禀之人,从一个财富、天资都极度匮乏的人身上获得了启迪。启迪约翰逊的,正是这个“天资匮乏”之人身上那种照顾、感染他人的天分。对约翰逊来说,这个寓言不是为了歌颂世界中天资聪颖的男男女女,而是在教授我们谦逊,给我们一个感激那些不为生活青睐之人为我们所做的贡献的理由。

弥尔顿对这个寓言的解读更甚。他的父亲是记账员和放债人,而他则债务缠身——不仅欠着为他的教育做出了巨大投资的生父,还欠着他认为赐予了他诗歌天资的天父。弥尔顿时常担心他会无法偿还这些债务,于是通过这个寓言吐露他的担忧。他,和许多人一样,跌跌撞撞地寻找当时所谓“可靠的工作”很多年。他的担忧在他40多岁——发现自己将要失明时达到了顶点。虽然他在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内战期间作为言论自由和共和主义的檄文执笔者已经成就颇丰,却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诗歌天赋,而视力的逐渐减退更让他担心自己永远无法尽到这个义务了。

在十四行诗《对我未曾失明之时的沉思》中,弥尔顿引用了天资的寓言,表达了自己对永坠地狱的恐惧。随着视力渐弱,他一直被“只有死亡才能埋没的才能”将会“无法再用”的恐惧折磨着,因为他即将失明。

弥尔顿最终脱离了折磨的束缚,因为他放下了天资的寓言,转而注目于《葡萄园工人的故事》。这个寓言中,上帝是一个地主,雇了工人照看他的葡萄园。有些工人从早上开始工作,另一些工人则在园外站了一天,在一天将尽时才开始工作。他保证“该给多少就给多少”。一天结束后,上帝给了每个工人一样多的工钱,没有因为开始工作的时间不同而区别对待,于是从早上就开始工作的工人不乐意了。上帝回答说:“我要给那最后进来的跟给你的一样……因为我待人慷慨,你就嫉妒吗?这样,那些居后的,将要在先;在先的,将要居后。”

在弥尔顿的十四行诗里,关于天资的寓言的残酷逻辑被更加宽容的《葡萄园工人的故事》所代替。本来还在担心上帝会因自己浪费了天资惩罚自己,现在弥尔顿如此开解了他的焦虑和急躁:

神并不需要人工或人自己的才赋。

谁能最好地承受他温和的轭,

就侍奉得他最好。

他的国是王的国:

千万人受他驱使,

疾速跨越着陆地和大洋没有歇息;

仅站着等待的人们也是在侍奉。

换句话说,世界上不只有天资的寓言中的残酷的逻辑,而且一个人也不能只信奉这一条真理而活,还有善良、慷慨、宽容。但弥尔顿认为天资的寓言完全忽略了这些。而恐怕就是弥尔顿在第二个寓言故事中看到的宽容,支撑着他在失明后依然完成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虽然天资的寓言确实很好地印证了价值创造原理,但金融本身还有一系列概念,很直接地否认了这个寓言中的残酷元素,甚至包括一些金融从业者信奉的残酷逻辑。

金融中所谓“阿尔法收益”的概念,完全就是这种残酷的、论功行赏的世界观的体现。很多金融人士,尤其是投资人,总将自己的工作称为“阿尔法收益”,而嘲弄那些所谓赚取“贝塔收益”的人。这两个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提到过,“贝塔值”是一个用来描述股票随市场波动幅度的数值。而这种随市场波动出现的涨跌,就是投资者无法规避的必须面对的风险,并且因为承担了这些风险才得到了回报。所以单凭承担风险获得回报的资本管理者们,其所得到的回报与资产价值没有关系。根据估值原理,他们就没有创造价值。但是,他们还是得到了不菲的报酬,这就叫作赚取贝塔收益。回到前面举的例子,他们只是达到了投资期望,却还认为自己创造了价值。

和他们的不劳而获相对的,“阿尔法”代表着价值创造,也就是收益中超出了期望的那一部分。简而言之,阿尔法收益者实现了金融的涅槃。当你获得阿尔法收益,就真的创造了价值,超出了所有承担风险所带来的回报。

金融人士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欣赏的天资的寓言中最富挑战性的那部分。他们将自己的成功与回报,大部分归于阿尔法收益,而且为此骄傲。现实生活中,金融教会我们的是,很难定义我们的努力在阿尔法收益中占了多大的比例。结果就是,我们认为的阿尔法收益,绝大部分都是误定义。

举个例子,掷硬币实验。这个实验行之有效地让那些因为创收而扬扬得意的人感到难堪,因为这个实验是对“阿尔法收益容易定义也容易获得”这个概念的直接否定。在一间屋子里,有你的一百位朋友,你让每一个人都拿出一枚硬币,连掷十次,记录结果。你会发现,肯定会有一个人连掷了十次正面。关键在于,这个朋友跟一个说自己连续十年收益跑赢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区别,为什么?

这就又要说到随机性和高尔顿钉板了。虽然大多数小球落在中间,形成了正态分布,但一定会有小球落在两旁。当你的样本是一万个专业投资人时,其中一部分人业绩优秀就是必然事件。但这也许和他们的投资技巧并无太大关系,出现这个结果,完全是靠运气,他们就是高尔顿钉板中落在了边缘处的小球。事实上,这其实就是为什么更多的专业投资人都没能跑赢市场的原因——只是运气而已。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金融领域中,运气和技巧的作用很难分开。首先,随机性的本质会使所有对成功的衡量标准都不再可靠。其次,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被承担了的风险。所以对承担风险的回报期望的理论值也不再明朗。最后,现在有许多证据表明,考虑到资产管理者的佣金的话,少有人能一直跑赢市场。

最后一条就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连续跑赢市场就算存在可能性,也接近于零。这个假说今天并不太被人认可:其一是因为市场震动;其二是因为许多专业投资者在努力说服人们这不是真的,而且有效市场的理想化公式——所有有效信息都已经加入了定价——是绝对达不到的。但这个观点却很好地支持了那个更周密的概念——一直跑赢市场并创造阿尔法收益非常难。

所以,这种将市场表现完全归功于自己努力和能力的大男子主义,应该做出改变了。而所谓金融固有的论功行赏性质带来的优越感也是没有道理的。如果非要说的话,没有什么工作比金融领域更容易将运气当作能力,将失败当作杰出了。

事实上,我们眼里的金融绝大部分都是如此。过去三十年来,对于另类资本产业的巨大增长,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发展是基于这样一些理念:有些投资方,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是真正需要技巧且能创造阿尔法收益的,而阿尔法收益正是这些投资收益的基础。它们的收益结构,也就是所谓的附带权益,其实取决于它们的表现,所以,只有表现优异,它们才有收入。

当然了,现实很骨感。数据表明,平均来看,这些投资者的回报并没有达到平均水准,而且证明他们投资能力的证据无一例外并不长久,也许除了这些基金中的前10%。而且基于普通标准算出的报酬,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同样,管理层薪资水平合同中规定的、单纯地通过股价的表现判断管理者的水平也是错误的。金融市场中,想在短期内(十年以下)将技能和运气分割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经济中大笔大笔的报酬并不能反映这个现实,而且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收入的不平等。

金融用很简单、直白的方式,警告了我们不要将业绩归功于努力和技巧。运气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重要因素。金融教给我们的就是谦逊——就像约翰逊和弥尔顿一样。天资的寓言中最残酷的部分——还有许多金融从业者的冰冷世界观——都是可以被调和的,只要谦逊、为人慷慨,并且对生活中的运气存有一份敬畏之心。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