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

  • 书名: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
  • 作者:马瑞民
  • 格式:EPUB/MOBI/AZW3
  • 标签:历史 欧洲
  • 时间:2022-09-28
  • 评分:
  • ISBN:9787302552246
    • 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内容简介

      1. 正德十六年。
      2. 爱折腾、有个性的正德皇帝去世了。
      3. 他的那些胡闹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打破规则的反叛精神,一种血性活力的体现。
      4. 嘉靖皇帝继位,明朝历史过半。
      5. 明朝就像中年的嘉靖皇帝一样,僵化守旧、萎靡不振,在碌碌中步入老年。
      6. 公元1521年。欧洲就像刚刚从冬眠中苏醒的棕熊,饥肠辘辘。
      7. 比起明朝的皇帝,欧洲的君主们生龙活虎、上窜下跳,战斗在第一线。
      8. 葡萄牙人控制了印度洋,来到中国。
      9. 西班牙人控制了大西洋,此后得到了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两万吨白银。
      10. 观测天文、环球航行、作画雕刻、经商致富、畅想乌托邦,欧洲人在探险、在思考、在批判、在创造。
      11. 欧洲在崛起、在前进、在超越明朝。

      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作者简介

      1. 马瑞民,河北邯郸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硕士。
      2. 曾在多家知名上市公司担任高管。
      3. 著有《品三国说谋士》《新编战略管理咨询实务 》《战略管理工具与案例》。在国内媒体发表文章近百篇。
      4. 获中关村科技创新成果奖、北京奥运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

      资源地址:




      TxT版

      =======================================================
      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部分试读:

      欧洲人写道

      “马六甲比威尼斯更大。这里有非洲的红木,拉伯的海枣,欧洲的金银,波斯的骏马,埃及的鸦片,中国的瓷器,锡兰的战象,孟加拉的大米,苏门答腊的硫黄,摩鹿加的肉豆蔻,德干高原的砖石,古吉拉特的棉布。

      全世界一半的财富都在马六甲。”

      1511年5月,尔布克尔克率领19艘军舰前往马六甲。

      马六甲是大明的藩属国。过去的马六甲国王还去过南京,见过永乐皇帝。

      按理说,马六甲政府应该尊重中国商人,优先服务中国商人。

      实际上呢,马六甲苏丹信奉伊斯兰教。他偏向拉伯人,欺负中国商人,甚至强征中国商船去打仗。

      当葡萄牙人到来的时候,华人举双手欢迎,并主动表示愿意参加对马六甲的战争。

      葡萄牙人邀请华人上船就餐,赠送给他们礼物,但委婉地拒绝了他们参战的要求。

      中国人彬彬有礼、热情好客,给葡萄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位被俘的葡萄牙人写道“中国人非常讲究礼仪,在这方面似乎胜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后来,在中国居住了几十年的利玛窦,也对中国的礼仪大为赞赏。

      葡萄牙人顺利占领马六甲,守住这一咽喉要道。

      他们继续向前,陆续占领了今天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部分地区。

      16世纪之前,伊斯兰世界的发达程度是远远超过基督教世界的。它们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每年从欧洲人手中轻松赚取高额利润。

      明朝时,中国土地肥沃、粮食高产,有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造纸成本极低,印刷品得到普及。

      甚至在造船方面也领先于欧洲。明朝的人口也远远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欧洲的崛起,明朝与伊斯兰世界的衰落。

      葡萄牙人寻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一方面是为了赚钱

      另一方面是对伊斯兰世界的反击。这是两种文明的竞争。

      我把世界贸易比作一座水库。以前,穆斯林占领了水库,欧洲人每年花很多钱来买水,穆斯林用卖水的钱来发展军事和科技。

      后来,欧洲人占领了水库,穆斯林每年花很多钱买水,欧洲人用卖水的钱来发展军事和科技。

      葡萄牙人连接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了欧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建立了全球贸易网络、军事网络。

      葡萄牙国王也自封为“西洋之王、非洲之王、几内亚之主,埃塞俄比亚、拉比亚、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者,航海和贸易之主”。

      欧洲经济得到发展,欧洲宗教得到传播,欧洲走到全世界的前面,最早实现了近代文明。

      而穆斯林失去了印度洋,失去了常年丰厚的收入,经济严重衰退,最大的拉伯国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因此而灭亡。

      英国雷利爵士说过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

      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贸易兴,国家强。贸易衰,国家亡。

      如果说拉伯商人一度控制了印度洋。那么,自马六甲向东的西太平洋,应该是大明的势力范围。

      首先,这里数十个国家都是明朝的属国。

      它们在政治上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是明朝的盟友。

      有些地方,明朝还直接设立机构、任命官员。比如,1405年,郑和奉旨任命福建商人许柴佬为吕宋总督。

      1407年,明朝设立旧港宣慰司,其驻地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巨港。

      当年,锡兰(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耐尔不服明朝的统治,郑和把他俘虏,押送到中国。新的国王则以臣属的身份向明朝进贡。

      其次,明朝的经济体量远远超过这些属国之和。

      因此,东南亚贸易体系的主导者也是中国。

      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输入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和造船业输出海外。

      我们很多人在研究明朝的时候,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只是看到了领土。实际上,明朝在海洋上的势力范围西到马六甲,东到琉球。

      郑和下西洋就是明证。

      然而,明朝对自己的海上势力范围并不关心,甚至视而不见。

      明政府不仅没有兴趣派人设立据点,广泛传播儒学思想,甚至对于印度、马六甲、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地区陆续成立的政权根本就不知道。

      1449年,正统皇帝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举国震惊。从此,明政府视北方为生死威胁,无暇顾及南洋。

      1459年,锡兰国王中断纳贡,明朝也没有任何表示和举措。

      没有政府的支持,又不抱团,华商在同拉伯商人的竞争中败退下来,陆续退出印度、马六甲、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区。

      1523年的日本争贡事件,明朝又断绝了中日贸易。

      在欧洲人高歌猛进的时候,明朝主动解散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主动放弃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的贸易主导权。

      明朝放弃了海洋,放弃了财富,也放弃了未来。

      一百年后。李维垣上奏崇祯皇帝曰

      “天主之夷,吞我属吕宋(菲律宾岛)及咬留吧(印尼爪岛)、三宝颜(菲律宾岛)及窟头朗等处。”

      崇祯皇帝既无力也无心了。

      但是葡萄牙人没有,他们已经急着前往中国了。

      葡王曼努埃尔一世对中国的了解不超过《马可·波罗游记》的范围。但他对万里之外这个东方神秘国度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1508年,他要求前往印度的葡萄牙船长迪戈·洛佩德斯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来自何方?
      路途有多远?
      他们何时到马六甲?
      带来些什么货物?
      他们的船每年来多少艘?
      他们的船只的形式和大小如何?
      他们是否在来的当年就回国?
      他们在马六甲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有代理商或商站?
      他们是富商吗?

      他们是懦弱的还是强悍的?
      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
      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的身体是否高大?
      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

      他们的国家大吗?
      国内是否不止一个国王?
      还有,倘若他们不是基督徒,那么他们信奉的是什么?
      崇拜的是什么?
      他们遵守的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国土扩展到什么地方?
      与哪些国家为邻?

      尔布克尔克在攻占和统治马六甲的过程中,认识一些中国人。1513年,他命令欧维士跟随华商到中国去采购。

      欧维士到达珠江口的屯门,成为近代第一个登陆中国的葡萄牙人。

      明朝时还没有香港、深圳这些城市,这一区域都属于东莞。

      欧维士购买了丝绢、缎锦、瓷器、硫黄、桐油之后,返回马六甲,赚了不少钱。今天,澳门街头还有欧维士的雕像。

      曼努埃尔国王希望与明朝建立正式贸易关系。他给明朝皇帝写了信,并准备了礼物,虽然他不知道明朝皇帝是谁。

      受命前往中国的葡萄牙官方代表是王室医生和药剂师皮雷斯。

      皮雷斯在葡萄牙驻马六甲基地工作,接触过不少华商。他写了一本书,叫《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

      这是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第二本由欧洲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

      在书中,皮雷斯写道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无数漂亮的骏马和骡子。

      中国人不以掠夺他国为荣。

      看来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乐善好施而又十分富饶的国家。

      但中国人非常懦弱,易于被制服。

      中国人像德国人,下巴上蓄着三四十根胡子。

      中国人十分聪明、智慧,同样从事各种艺术,尤其善于学习烹调。

      中国贵族和平民根本见不到皇帝。这是他们的习惯。

      他们的脸是平的,眼睛较小。他们的肤色介于黄色和棕色之间。

      关于印度人,皮雷斯写道

      “印度人肤色浅黑,但不是黑人,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智慧。

      从明亮的眼睛中,就知道他们的狡猾。他们中很多人爱偷窃。

      当时,皮雷斯年过五旬,正准备返回葡萄牙养老。

      接过国王的圣旨后,他非常兴奋。

      他早就希望访问遥远而又神秘、富裕而又强大的中国了。

      1517年9月,葡萄牙人费尔南用3艘船护送皮雷斯使团(8名葡萄牙人、5名翻译、数名仆役)沿着珠江口直达广州。

      费尔南下令放炮。

      在欧洲,这个礼节表示我放空了炮弹,没有携带武器。

      而广州官员则认为葡萄牙人在炫耀武力、威胁军民。

      猫和狗为什么一见面就打架?
      因为狗摇尾巴是示好,猫认为摇尾巴是恐吓。

      中葡双方首先产生了第一个误会。

      很快,第二个误会产生了。

      明政府将外国分为两类一类是附庸国,定期来中国朝贡,办完事就走

      第二类是偏远的、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来了国门都不让进。

      相比唐宋,明朝的对外政策是以防为主,消极退缩。

      外国人来中国进贡可以,但不可频繁进贡。

      外国人把土特产(胡椒之类)进贡给明政府。明政府回赏他们绸缎等礼物。

      这就是大明的国际贸易——以货易货。外国人来一趟有数倍乃至十倍的利润,所以愿意频繁来访。

      明政府只能规定期限,三年五年来一趟就行。

      外国人来中国经商不行,留学、探亲、旅游、工作、居住都不行。

      葡萄牙人认为,我们与明帝国是平等的关系。不过,上帝更偏爱我们国家。

      两广总督陈西轩认为佛朗机人(葡萄牙人)不通中国礼俗(作揖、跪拜),是野蛮人,于是命令他们在清真寺内学习礼仪(拉伯人和中国打交道多)。

      佛朗机即法兰克。法兰克是穆斯林对欧洲人的称呼。

      明朝政府采用了穆林斯的称呼方式。

      广东官员给他们好吃好喝,招待得很周到。

      费尔南有事需要返回马六甲。临行前,他对广东官员说,如果中国人受到葡萄牙人的欺负,他都可以做主。

      葡萄牙要想和大明通商,首先要把偏僻国的身份改成朝贡国,这需要北京内阁的批复。

      内阁的批复很简单,让葡萄牙人回去吧,东西也不要,都退还给他们。

      明朝政府有一个特点,即每一个看似精心设计的制度,最后都执行不了。

      明朝政府三番五次下令,严禁广东居民从事海外贸易。

      三番五次就意味着根本没有执行。

      海外贸易能让广东居民发财,能让广东官员受贿,广东官员能反对吗?

      他们不仅不反对,还要暗中支持华商,出了事还要庇护他们。他们本身就是灰色海外贸易链的参与者和食利者。

      广东官员收到商人送来的金银,拿出一部分再送给明朝的中央官员。

      中央官员心安理得地收下广东官员的白银,然后告诉广东官员,你们要禁止海外贸易。

      历史就是这么奇葩。

      广东官员告诉中央官员,我们一定会严格执行。

      转过头来,他们就把泰国人、穆斯林和琉球商人安排到东莞做生意,以至于当时的东莞被称为“暹罗港”。

      广东百姓冒死出海,广东官员违抗中央,本身就说明海禁制度是错的。

      收到明朝政府的逐客令后,皮雷斯自然不肯离去,他没办法向葡王交代。

      皮雷斯使出了全世界都通用的一个好办法——行贿。

      收到昂贵礼品的广东官员主动帮助皮雷斯,并精准地把银子送到了关键人物的手中。

      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正德皇帝身边的红人江彬。

      1520年1月,皮雷斯从广州出发,于5月到达南京,面见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热情地接待了皮雷斯。他翻看了葡萄牙人的礼物,试射了手铳,下了西洋跳棋。

      正德皇帝觉得这个红发蓝眼的“番人”很像皇宫中的波斯猫。

      皮雷斯认为正德皇帝举止自然、不拘礼俗。

      有个叫“亚三”的华人充当翻译。正德皇帝向他学了几句葡萄牙语。

      明朝276年的历史,只有正德和崇祯两位皇帝接见过欧洲人。

      皮雷斯算是幸运的,如果遇到其他皇帝(比如,嘉靖或万历),很可能不会召见他。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进献礼物,是大好事、大喜事。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中国?
      当然是倾心明朝制度,渴望得到明朝教化,向明朝皇帝表达忠心。

      皮雷斯发现,曼努埃尔国王写的国书被明朝官员篡改得面目全非。

      正德皇帝命令皮雷斯前往北京。他希望在首都安排更为正式的接见。

      没想到1521年4月,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继位。

      巧合的是,就在葡萄牙人觐见正德皇帝的同时,西班牙人科尔特斯进入北美兹特克帝国的首都,见到了他们的皇帝蒙特祖玛二世。不久之后,西班牙人将彻底摧毁这个帝国,建立墨西哥。

      正德皇帝意外死亡,明朝政策完全转向。

      江彬被处死,亚三被处死。

      与此同时,满刺加(马六甲)苏丹的特使来到北京,控诉葡萄牙人侵略马六甲,请求明政府出兵赶走葡萄牙人。

      明朝官员仔细阅读葡萄牙人的国书,发现里面没有进贡请封的内容,反而要求在广州建房定居。

      明朝官员于是把广州城的葡萄牙人送到监狱定居,把皮雷斯也押回广州,关在一起。他们对皮雷斯说,你们把马六甲还给满刺加苏丹,我们就放你们出去。

      明朝始终没有建立近代外交的观念。

      与此同时,在亚洲的另一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有威尼斯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的常驻代表,罗马皇帝也派来了使节。这些人还能不时见到苏莱曼大帝本人,亲吻他的手。

      1521年6月底,葡萄牙人卡尔伏率领一支船队自马六甲抵达屯门。他要求广东当局释放皮雷斯等人。

      8月份,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凑齐50艘船,向卡尔伏的6艘船开战。

      第一战,明军大败。

      原因有二。第一,葡萄牙人有火炮与火绳枪。

      第二,能够航行万里的葡萄牙人往往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而明朝水师则缺乏历练,连沿海海盗都懒得去管。

      明军对葡萄牙人围而不攻。

      葡萄牙人躲在屯门,粮草和弹药数量有限。在一个风暴之夜,卡尔伏主动放弃3艘船,率领其他人逃向马六甲。

      明军趁机进攻,大败葡萄牙人,缴获数筒葡萄牙炮铳,将其命名为“佛朗机”。

      聪明的明朝人很快就学会了制造西洋炮,并配备在要塞。

      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火炮横行海上,他国无敌。海船中之利器也。

      第二,大炮中国早就有了,不是西方人的特产。

      第三,不过,明朝军队不善使用,迄今莫能制寇。

      “屯门海战”之后,大明与葡萄牙进入交战状态。关押在广州大牢内的皮雷斯等人更没救了。

      他于1524年死在牢里。

      1522年,葡萄牙人麦罗·柯廷霍受葡萄牙国王委托率领6艘船来到珠江口,一来寻找皮雷斯的下落,二来再次请求通商。

      广东官员拒绝了柯廷霍的要求。

      9月6日,中葡海军开战,史称“西草湾之战”。此役,明朝水师斩杀35人,俘虏42人,可谓大胜。

      对于大明来说,葡萄牙人根本不是对手,这两战两胜算不了什么。

      而葡萄牙王国的反应就比较强烈了。

      他们在非洲、印度、马六甲所向披靡,没有对手。

      没想到大明竟然如此强大。

      两战两败之后,葡萄牙人还想继续赖在中国。因为之前的贸易让他们尝到了巨额利润的甜头。

      归根结底,葡萄牙人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赚钱的。

      正式通商不行,武力进攻不行,那就剩下最后一种手段了——海上走私。

      既然广东政府在沿海摆上了大炮,那就到福建和浙江看看。

      这次,葡萄牙人不和当地政府接触,不向当地水师开战,而是和海商或者海盗合作。

      海商和海盗是一伙人。朝廷开海,他们就是海商。

      朝廷禁海,他们就是海盗。有了海盗,地方官员既能贪污朝廷的剿匪银子,又能收受海盗的贿赂银子,还能瓜分海盗的财产。

      想,海盗能剿灭吗?

      葡萄牙人交易的地点不能在大陆,不能在海上,最佳选择就是离海岸不远的岛屿。

      这些岛屿包括料罗湾、厦门湾、大担、鼓浪屿、漳州与潮州分界的南澳岛等。

      也别说,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非常有效。

      除了当地商民参与,应该讲,地方官员是知道的,也是默许的。

      最终,葡萄牙人发现了一个最佳经营地点,临近宁波的双屿港。

      这里是明朝海盗兼海商的大本营。

      李光头、汪直和日本人就在这里搞走私。

      原来中日之间有正常的贸易往来。1523年,两派日本人在宁波进贡时大打出手,杀死不少明朝官员。

      大明一怒之下,断绝了与日本的贸易。

      实际上,明朝急需日本的白银,日本更需要明朝的瓷器和丝绸。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刚需。

      硬性中断贸易只能引起一个后果,中国海盗贩卖中国货到日本,日本倭寇来中国采购或抢劫。

      机敏的葡萄牙人成为中日之间的贸易商,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

      第一,在葡萄牙人帮助下,日本的冷兵器升级为火器。

      第二,日本产生了20万天主教徒。

      第三,日本人喜欢吃生食。他们从葡萄牙人那里学会了油炸食物,并用葡萄牙语命名为天妇罗。

      葡萄牙人将双屿港作为大本营,与中国海盗结成伙伴。

      后来,西班牙人、马来人、琉球人、暹罗人、印度人,甚至非洲人都来了。

      葡萄牙人建立了殖民据点。这里有市政长官,有警察,有公证人,有稽核,还有医院和慈善堂。

      这可以算作欧洲人在中国最早的殖民据点,比香港要早300年。

      这座不起眼的荒岛迅速变成了一个3000人口、1000余座房屋的繁华商港。欧洲人写道

      “马六甲比威尼斯更大。这里有非洲的红木,拉伯的海枣,欧洲的金银,波斯的骏马,埃及的鸦片,中国的瓷器,锡兰的战象,孟加拉的大米,苏门答腊的硫黄,摩鹿加的肉豆蔻,德干高原的砖石,古吉拉特的棉布。

      全世界一半的财富都在马六甲。”

      1511年5月,尔布克尔克率领19艘军舰前往马六甲。

      马六甲是大明的藩属国。过去的马六甲国王还去过南京,见过永乐皇帝。

      按理说,马六甲政府应该尊重中国商人,优先服务中国商人。

      实际上呢,马六甲苏丹信奉伊斯兰教。他偏向拉伯人,欺负中国商人,甚至强征中国商船去打仗。

      当葡萄牙人到来的时候,华人举双手欢迎,并主动表示愿意参加对马六甲的战争。

      葡萄牙人邀请华人上船就餐,赠送给他们礼物,但委婉地拒绝了他们参战的要求。

      中国人彬彬有礼、热情好客,给葡萄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位被俘的葡萄牙人写道“中国人非常讲究礼仪,在这方面似乎胜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后来,在中国居住了几十年的利玛窦,也对中国的礼仪大为赞赏。

      葡萄牙人顺利占领马六甲,守住这一咽喉要道。

      他们继续向前,陆续占领了今天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部分地区。

      16世纪之前,伊斯兰世界的发达程度是远远超过基督教世界的。它们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每年从欧洲人手中轻松赚取高额利润。

      明朝时,中国土地肥沃、粮食高产,有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造纸成本极低,印刷品得到普及。

      甚至在造船方面也领先于欧洲。明朝的人口也远远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欧洲的崛起,明朝与伊斯兰世界的衰落。

      葡萄牙人寻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一方面是为了赚钱

      另一方面是对伊斯兰世界的反击。这是两种文明的竞争。

      我把世界贸易比作一座水库。以前,穆斯林占领了水库,欧洲人每年花很多钱来买水,穆斯林用卖水的钱来发展军事和科技。

      后来,欧洲人占领了水库,穆斯林每年花很多钱买水,欧洲人用卖水的钱来发展军事和科技。

      葡萄牙人连接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了欧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建立了全球贸易网络、军事网络。

      葡萄牙国王也自封为“西洋之王、非洲之王、几内亚之主,埃塞俄比亚、拉比亚、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者,航海和贸易之主”。

      欧洲经济得到发展,欧洲宗教得到传播,欧洲走到全世界的前面,最早实现了近代文明。

      而穆斯林失去了印度洋,失去了常年丰厚的收入,经济严重衰退,最大的拉伯国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因此而灭亡。

      英国雷利爵士说过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

      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贸易兴,国家强。贸易衰,国家亡。

      如果说拉伯商人一度控制了印度洋。那么,自马六甲向东的西太平洋,应该是大明的势力范围。

      首先,这里数十个国家都是明朝的属国。

      它们在政治上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是明朝的盟友。

      有些地方,明朝还直接设立机构、任命官员。比如,1405年,郑和奉旨任命福建商人许柴佬为吕宋总督。

      1407年,明朝设立旧港宣慰司,其驻地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巨港。

      当年,锡兰(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耐尔不服明朝的统治,郑和把他俘虏,押送到中国。新的国王则以臣属的身份向明朝进贡。

      其次,明朝的经济体量远远超过这些属国之和。

      因此,东南亚贸易体系的主导者也是中国。

      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输入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和造船业输出海外。

      我们很多人在研究明朝的时候,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只是看到了领土。实际上,明朝在海洋上的势力范围西到马六甲,东到琉球。

      郑和下西洋就是明证。

      然而,明朝对自己的海上势力范围并不关心,甚至视而不见。

      明政府不仅没有兴趣派人设立据点,广泛传播儒学思想,甚至对于印度、马六甲、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地区陆续成立的政权根本就不知道。

      1449年,正统皇帝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举国震惊。从此,明政府视北方为生死威胁,无暇顾及南洋。

      1459年,锡兰国王中断纳贡,明朝也没有任何表示和举措。

      没有政府的支持,又不抱团,华商在同拉伯商人的竞争中败退下来,陆续退出印度、马六甲、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区。

      1523年的日本争贡事件,明朝又断绝了中日贸易。

      在欧洲人高歌猛进的时候,明朝主动解散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主动放弃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的贸易主导权。

      明朝放弃了海洋,放弃了财富,也放弃了未来。

      一百年后。李维垣上奏崇祯皇帝曰

      “天主之夷,吞我属吕宋(菲律宾岛)及咬留吧(印尼爪岛)、三宝颜(菲律宾岛)及窟头朗等处。”

      崇祯皇帝既无力也无心了。

      但是葡萄牙人没有,他们已经急着前往中国了。

      葡王曼努埃尔一世对中国的了解不超过《马可·波罗游记》的范围。但他对万里之外这个东方神秘国度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1508年,他要求前往印度的葡萄牙船长迪戈·洛佩德斯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来自何方?
      路途有多远?
      他们何时到马六甲?
      带来些什么货物?
      他们的船每年来多少艘?
      他们的船只的形式和大小如何?
      他们是否在来的当年就回国?
      他们在马六甲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有代理商或商站?
      他们是富商吗?

      他们是懦弱的还是强悍的?
      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
      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的身体是否高大?
      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

      他们的国家大吗?
      国内是否不止一个国王?
      还有,倘若他们不是基督徒,那么他们信奉的是什么?
      崇拜的是什么?
      他们遵守的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国土扩展到什么地方?
      与哪些国家为邻?

      尔布克尔克在攻占和统治马六甲的过程中,认识一些中国人。1513年,他命令欧维士跟随华商到中国去采购。

      欧维士到达珠江口的屯门,成为近代第一个登陆中国的葡萄牙人。

      明朝时还没有香港、深圳这些城市,这一区域都属于东莞。

      欧维士购买了丝绢、缎锦、瓷器、硫黄、桐油之后,返回马六甲,赚了不少钱。今天,澳门街头还有欧维士的雕像。

      曼努埃尔国王希望与明朝建立正式贸易关系。他给明朝皇帝写了信,并准备了礼物,虽然他不知道明朝皇帝是谁。

      受命前往中国的葡萄牙官方代表是王室医生和药剂师皮雷斯。

      皮雷斯在葡萄牙驻马六甲基地工作,接触过不少华商。他写了一本书,叫《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

      这是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第二本由欧洲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

      在书中,皮雷斯写道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无数漂亮的骏马和骡子。

      中国人不以掠夺他国为荣。

      看来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乐善好施而又十分富饶的国家。

      但中国人非常懦弱,易于被制服。

      中国人像德国人,下巴上蓄着三四十根胡子。

      中国人十分聪明、智慧,同样从事各种艺术,尤其善于学习烹调。

      中国贵族和平民根本见不到皇帝。这是他们的习惯。

      他们的脸是平的,眼睛较小。他们的肤色介于黄色和棕色之间。

      关于印度人,皮雷斯写道

      “印度人肤色浅黑,但不是黑人,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智慧。

      从明亮的眼睛中,就知道他们的狡猾。他们中很多人爱偷窃。

      当时,皮雷斯年过五旬,正准备返回葡萄牙养老。

      接过国王的圣旨后,他非常兴奋。

      他早就希望访问遥远而又神秘、富裕而又强大的中国了。

      1517年9月,葡萄牙人费尔南用3艘船护送皮雷斯使团(8名葡萄牙人、5名翻译、数名仆役)沿着珠江口直达广州。

      费尔南下令放炮。

      在欧洲,这个礼节表示我放空了炮弹,没有携带武器。

      而广州官员则认为葡萄牙人在炫耀武力、威胁军民。

      猫和狗为什么一见面就打架?
      因为狗摇尾巴是示好,猫认为摇尾巴是恐吓。

      中葡双方首先产生了第一个误会。

      很快,第二个误会产生了。

      明政府将外国分为两类一类是附庸国,定期来中国朝贡,办完事就走

      第二类是偏远的、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来了国门都不让进。

      相比唐宋,明朝的对外政策是以防为主,消极退缩。

      外国人来中国进贡可以,但不可频繁进贡。

      外国人把土特产(胡椒之类)进贡给明政府。明政府回赏他们绸缎等礼物。

      这就是大明的国际贸易——以货易货。外国人来一趟有数倍乃至十倍的利润,所以愿意频繁来访。

      明政府只能规定期限,三年五年来一趟就行。

      外国人来中国经商不行,留学、探亲、旅游、工作、居住都不行。

      葡萄牙人认为,我们与明帝国是平等的关系。不过,上帝更偏爱我们国家。

      两广总督陈西轩认为佛朗机人(葡萄牙人)不通中国礼俗(作揖、跪拜),是野蛮人,于是命令他们在清真寺内学习礼仪(拉伯人和中国打交道多)。

      佛朗机即法兰克。法兰克是穆斯林对欧洲人的称呼。

      明朝政府采用了穆林斯的称呼方式。

      广东官员给他们好吃好喝,招待得很周到。

      费尔南有事需要返回马六甲。临行前,他对广东官员说,如果中国人受到葡萄牙人的欺负,他都可以做主。

      葡萄牙要想和大明通商,首先要把偏僻国的身份改成朝贡国,这需要北京内阁的批复。

      内阁的批复很简单,让葡萄牙人回去吧,东西也不要,都退还给他们。

      明朝政府有一个特点,即每一个看似精心设计的制度,最后都执行不了。

      明朝政府三番五次下令,严禁广东居民从事海外贸易。

      三番五次就意味着根本没有执行。

      海外贸易能让广东居民发财,能让广东官员受贿,广东官员能反对吗?

      他们不仅不反对,还要暗中支持华商,出了事还要庇护他们。他们本身就是灰色海外贸易链的参与者和食利者。

      广东官员收到商人送来的金银,拿出一部分再送给明朝的中央官员。

      中央官员心安理得地收下广东官员的白银,然后告诉广东官员,你们要禁止海外贸易。

      历史就是这么奇葩。

      广东官员告诉中央官员,我们一定会严格执行。

      转过头来,他们就把泰国人、穆斯林和琉球商人安排到东莞做生意,以至于当时的东莞被称为“暹罗港”。

      广东百姓冒死出海,广东官员违抗中央,本身就说明海禁制度是错的。

      收到明朝政府的逐客令后,皮雷斯自然不肯离去,他没办法向葡王交代。

      皮雷斯使出了全世界都通用的一个好办法——行贿。

      收到昂贵礼品的广东官员主动帮助皮雷斯,并精准地把银子送到了关键人物的手中。

      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正德皇帝身边的红人江彬。

      1520年1月,皮雷斯从广州出发,于5月到达南京,面见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热情地接待了皮雷斯。他翻看了葡萄牙人的礼物,试射了手铳,下了西洋跳棋。

      正德皇帝觉得这个红发蓝眼的“番人”很像皇宫中的波斯猫。

      皮雷斯认为正德皇帝举止自然、不拘礼俗。

      有个叫“亚三”的华人充当翻译。正德皇帝向他学了几句葡萄牙语。

      明朝276年的历史,只有正德和崇祯两位皇帝接见过欧洲人。

      皮雷斯算是幸运的,如果遇到其他皇帝(比如,嘉靖或万历),很可能不会召见他。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进献礼物,是大好事、大喜事。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中国?
      当然是倾心明朝制度,渴望得到明朝教化,向明朝皇帝表达忠心。

      皮雷斯发现,曼努埃尔国王写的国书被明朝官员篡改得面目全非。

      正德皇帝命令皮雷斯前往北京。他希望在首都安排更为正式的接见。

      没想到1521年4月,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继位。

      巧合的是,就在葡萄牙人觐见正德皇帝的同时,西班牙人科尔特斯进入北美兹特克帝国的首都,见到了他们的皇帝蒙特祖玛二世。不久之后,西班牙人将彻底摧毁这个帝国,建立墨西哥。

      正德皇帝意外死亡,明朝政策完全转向。

      江彬被处死,亚三被处死。

      与此同时,满刺加(马六甲)苏丹的特使来到北京,控诉葡萄牙人侵略马六甲,请求明政府出兵赶走葡萄牙人。

      明朝官员仔细阅读葡萄牙人的国书,发现里面没有进贡请封的内容,反而要求在广州建房定居。

      明朝官员于是把广州城的葡萄牙人送到监狱定居,把皮雷斯也押回广州,关在一起。他们对皮雷斯说,你们把马六甲还给满刺加苏丹,我们就放你们出去。

      明朝始终没有建立近代外交的观念。

      与此同时,在亚洲的另一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有威尼斯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的常驻代表,罗马皇帝也派来了使节。这些人还能不时见到苏莱曼大帝本人,亲吻他的手。

      1521年6月底,葡萄牙人卡尔伏率领一支船队自马六甲抵达屯门。他要求广东当局释放皮雷斯等人。

      8月份,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凑齐50艘船,向卡尔伏的6艘船开战。

      第一战,明军大败。

      原因有二。第一,葡萄牙人有火炮与火绳枪。

      第二,能够航行万里的葡萄牙人往往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而明朝水师则缺乏历练,连沿海海盗都懒得去管。

      明军对葡萄牙人围而不攻。

      葡萄牙人躲在屯门,粮草和弹药数量有限。在一个风暴之夜,卡尔伏主动放弃3艘船,率领其他人逃向马六甲。

      明军趁机进攻,大败葡萄牙人,缴获数筒葡萄牙炮铳,将其命名为“佛朗机”。

      聪明的明朝人很快就学会了制造西洋炮,并配备在要塞。

      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火炮横行海上,他国无敌。海船中之利器也。

      第二,大炮中国早就有了,不是西方人的特产。

      第三,不过,明朝军队不善使用,迄今莫能制寇。

      “屯门海战”之后,大明与葡萄牙进入交战状态。关押在广州大牢内的皮雷斯等人更没救了。

      他于1524年死在牢里。

      1522年,葡萄牙人麦罗·柯廷霍受葡萄牙国王委托率领6艘船来到珠江口,一来寻找皮雷斯的下落,二来再次请求通商。

      广东官员拒绝了柯廷霍的要求。

      9月6日,中葡海军开战,史称“西草湾之战”。此役,明朝水师斩杀35人,俘虏42人,可谓大胜。

      对于大明来说,葡萄牙人根本不是对手,这两战两胜算不了什么。

      而葡萄牙王国的反应就比较强烈了。

      他们在非洲、印度、马六甲所向披靡,没有对手。

      没想到大明竟然如此强大。

      两战两败之后,葡萄牙人还想继续赖在中国。因为之前的贸易让他们尝到了巨额利润的甜头。

      归根结底,葡萄牙人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赚钱的。

      正式通商不行,武力进攻不行,那就剩下最后一种手段了——海上走私。

      既然广东政府在沿海摆上了大炮,那就到福建和浙江看看。

      这次,葡萄牙人不和当地政府接触,不向当地水师开战,而是和海商或者海盗合作。

      海商和海盗是一伙人。朝廷开海,他们就是海商。

      朝廷禁海,他们就是海盗。有了海盗,地方官员既能贪污朝廷的剿匪银子,又能收受海盗的贿赂银子,还能瓜分海盗的财产。

      想,海盗能剿灭吗?

      葡萄牙人交易的地点不能在大陆,不能在海上,最佳选择就是离海岸不远的岛屿。

      这些岛屿包括料罗湾、厦门湾、大担、鼓浪屿、漳州与潮州分界的南澳岛等。

      也别说,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非常有效。

      除了当地商民参与,应该讲,地方官员是知道的,也是默许的。

      最终,葡萄牙人发现了一个最佳经营地点,临近宁波的双屿港。

      这里是明朝海盗兼海商的大本营。

      李光头、汪直和日本人就在这里搞走私。

      原来中日之间有正常的贸易往来。1523年,两派日本人在宁波进贡时大打出手,杀死不少明朝官员。

      大明一怒之下,断绝了与日本的贸易。

      实际上,明朝急需日本的白银,日本更需要明朝的瓷器和丝绸。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刚需。

      硬性中断贸易只能引起一个后果,中国海盗贩卖中国货到日本,日本倭寇来中国采购或抢劫。

      机敏的葡萄牙人成为中日之间的贸易商,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

      第一,在葡萄牙人帮助下,日本的冷兵器升级为火器。

      第二,日本产生了20万天主教徒。

      第三,日本人喜欢吃生食。他们从葡萄牙人那里学会了油炸食物,并用葡萄牙语命名为天妇罗。

      葡萄牙人将双屿港作为大本营,与中国海盗结成伙伴。

      后来,西班牙人、马来人、琉球人、暹罗人、印度人,甚至非洲人都来了。

      葡萄牙人建立了殖民据点。这里有市政长官,有警察,有公证人,有稽核,还有医院和慈善堂。

      这可以算作欧洲人在中国最早的殖民据点,比香港要早300年。

      这座不起眼的荒岛迅速变成了一个3000人口、1000余座房屋的繁华商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