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究竟是什么》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学习究竟是什么》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作者: 万维钢

 

内容简介:

 

很多人虽然多年坚持学习,却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读书 、记忆、写作……

 

但都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本书层层深入,把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学习高手的观察,结合心理学及脑科学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学习理论分享给我们,配合操作性很强的学习建议,帮助我们成为更有 章法、更有智慧、真正的学习者。

 

韩愈本人曾说:“学海无涯苦做舟。”

 

他说的是1200多年前。

 

最近几十年,全世界科学家结合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进一步发现学习的秘密。只有世界上少数一流的脑力工作者,在用这些方法学习。

 

跟随万维钢,你将成为知道这些重大学习秘密的人之一。

 

最高学习效率=15.87%、秘密项目、修炼文化自觉······连这些学习方法都知道的你,一定会成为学习高手。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量化你的学习曲线 但是有一些文章对这个研究有一些误解,《科学美国人》上的一个博客的作者从这个研究悟出的道理是最好每次考试都考85分。如果你考100分,那这个考试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应该挑战更高难度的内容。如果你的分数太低,那你应该降低难度。[ 3 ] 但是你肯定不想当一个考85分的学生,因为85分不能把你送进好大学。其实我们理解了这个研究之后就会明白,15.87%这个比率并不是学习之后再考试的出错率,而是在学习之前,你要学的这个内容的最佳意外率。这是先测验、后学习的训练方法中测验出来的出错率。 能让你判断错误的东西才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个研究不是说我们对一个知识掌握85%就行了,我们要关注的恰恰是那15%的事先不会的东西。 所以最科学的安排不是期末考试应该得85分,而是在每次学习之前,安排学习内容的时候,确保有15%的新东西。 比如学英语。最理想的一篇课文,应该是其中85%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包括单词和语法——对你来说是新的。 学数学,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最好这一讲中85%的内容是你本来就会的,15%是新技巧。读书,最理想的情况是书中85%的内容让你有亲切感,另外15%是改造你的世界观。 我们从这项研究中至少可以有三个收获。 第一,熟悉很重要。 在学习中遇到熟悉的东西,可以巩固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再次确认以前学的是对的。这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安慰!比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不需要心理安慰,它是冷酷无情的,但是它也需要熟悉的内容。 所以“学习区”不是一个感情上的问题,而是大脑认知的问题。新信息重要,旧信息也很重要。 第二,在我看来,15.87%这个数值是通用的。 研究者的理论推导用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学模型,但是他们的数值模拟,包括对其他领域中训练的考察,结果差不多也都是这个数值。如果我们相信人脑本质上就是一个神经网络,那么这个研究就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值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不会太离谱。 第三,这里有一个值得专门强调的精神——你应该时刻追求效率最大化。 知道一个道理有用,和知道这个道理有多么有用,有本质区别。 每个人都知道要想学习好,就应该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尊师重道、眼光放长远、有很大的格局。可是要谦虚到什么程度才好?格局最大要多大?这些都没有量化,不好操作。 但是15.87%这个最优意外率是可以操作的。15%和5%的进步速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我们设想有两个爱学习的人—— A同学对什么都感兴趣,博览群书还选修了很多课程。他有时候觉得学f很轻松,有时候感到吃力,但他总是那么用功。A同学热爱学习,他觉得 自己学得很不错。 但是世界上还可能存在一个B同学。B同学有个教练,给他精心安排每次学习的内容,确保每次15%的意外率。B同学的学习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虽然这是一个特别理想的状态,没有人能确保这样的高效率。但是根据这一篇的理论,假以时日, B同学的学习成就将会远远超过 A同学。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事实。 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一种风格 老一辈的人谈起学习来总爱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在认同这句话的人好像已经很少了,没人以吃苦耐劳为荣。新一代更愿意追求“科学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这件事应该是快乐的,最好能寓教于乐,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我听说美国医院有个说法——病人有“不疼的权利既然病人来医院了,那甭管用什么方法,先把疼痛给止住再说别的,动刀之前得先打麻药。 学精第一丨091 这是一个充满现代感的权利。那学习这件事,学生是不是也有不疼的权利呢? 比如有种教育理念说,既然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不同,就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量身定制学习方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习,就好像选发型、时装和卡拉OK歌曲的风格一样,不是很好吗? 有一个流行的学习风格分类模型叫VARK(Visual,Aural,Read/write,Kinesthetic,VARK把学习风格分成4种:视觉、听觉、读写和动手实践),你可以到它的官网 [1] 测试一下自己喜欢的学习风格。如果是视觉型的,你可能喜欢用看图片的方式学习;听觉型的可能更愿意听老师讲;读写型的人爱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动手实践型的人最爱做实验和演示。测试结果是学生们的确有不同的类型,还有的学生是混合型的。 这4种风格就像4个门派一样,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属不同的门派。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多好啊。 好是好,但问题是,用自己喜欢的风格学习,是不是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这个问题已经被人研究过很多年,结论是……否定的。2018年5月29日,《科学美国人》网站刊登了一篇研究综述 [2] ,介绍了最新的研究结果。 以前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针对课堂教学,比如如果学生喜欢视觉化的教学,就专门给他视觉化的教育,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并没什么好效果。现在网络教育越来越普及,很多时候是学生在家里自学,课堂教学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那就自学来说,跟学生喜好匹配的学习方法有没有好处呢? 答案……还是没好处。 这个研究是这样的。先用VARK模型对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每个人的确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如有的学生说自己最喜欢动手实践,但是他实际的学习过程里并没有多少动手实践。等于是这些人都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法学习。 但是有差不多1/3的学生,学习方法跟自己的喜好是匹配的。可以想见他们的学习过程肯定更愉快,那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呢?并没有!虽然他们在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习,可能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但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成效。 看来,“享受”不等于就能学得更好。研究还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的那些方法,恰恰对谁都没好处。比如把单词、公式、各种知识点做成卡片,没事儿拿出来翻看,人们认为这个方法有利于加强记忆。还有些学生喜欢用外部网站检索一些相关信息,按理说这有利于开阔视野。但是研究表明,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好。闪视卡片只是简单的重复,外部信息可能跟你要学的知识点关系没那么大——它们不能帮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那到底什么方法才是有效的?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正有效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有效,不管你喜不喜欢。 有效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第一,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 这个间隔学习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这个方法最有利于记忆。 第二,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 比如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一遍,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下一堂课再动手操作一遍……这样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同一个内容,效果很好。而且有些特定的内容适合特定的方法。我特地查了相关的研究 [3] ,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相匹配,而不是跟学生的喜好相匹配,才是科学的做法。 第三,要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的“反馈”。不测验,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学会了。 第四,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 新旧知识连在一起,熟悉+意外,知识才算是真正长在了你的大脑之中。这些方法并不神奇。没有用到什么高科技,也不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一惊一乍地给你演个节目才能让你学会一点知识。 但是这些方法不简单。而像什么闪视卡片,还有工整漂亮的课堂笔记,则是简单、可操作、的确能证明你在学习,但实际上没什么用的方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也不好玩。 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都是相似的,学习不好的同学各有各的学习方法。 孩子需要玩,在玩的过程中能学到宝贵的技能。但学习可不全是玩。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如果想掌握一些高级技能,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并不好玩。 刻意练习要求重复训练。重复的东西不好玩,我们看小说、电影、电视剧,最不喜欢剧情重复。刻意练习时,你一直在遭遇挫折、在犯错误。你要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真正学会为止。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寓教于乐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你喜欢愉快的学习过程,但你更喜欢获得真知。管用的方法不好玩,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简单心法 假设你是正在上中学的孩子的老师或家长,在学年刚开始时,你让孩子看了一段25分钟的视频。20天之后,又让他看了视频的下集,也是25分钟。仅此而已。结果到学年结束时,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一个切实的提高,简直像魔术一样。你相信吗? 心理学研究经常不靠谱,但下文提到的实验可能是有史以来投人了最大力量、做得最严格的一个这个实验所说的理论你可能早就知道,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这是德韦克的招牌理论,我认为这个理论将来可以刻在她的墓碑上。 思维模式理论 德韦克的理论认为,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的“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mindset),认为学习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都能学会。另一种叫“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mindset),就是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德韦克证明,成长型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的成长。而且她还建立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向一个孩子灌输成长型思维模式,就能促进他的成长。 这个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德韦克很早之前就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中文版至少有三个版本,最新的一版叫《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Mindset:TheNewPsychologyofSuccess 、。 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个研究,就是通过给学生看两段灌输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视频,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心理学实验 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一粧盛事。它由23位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主导,其中包括德韦克,还有以“坚毅力”(grit)概念闻名的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Duckworth)等人。 研究者从美国的65所中学里选了12542名九年级学生,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叫实验组,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实验组看了关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两段视频,视频告诉他们人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变得更聪明。另一组叫控制组,也看了两段视频,但他们看的是一般的介绍大脑的视频,并没有涉及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实验非常严格,就像医学界测试新药一样。研究者请了独立的第三方来监督和管理整个实验,实验被设计成“三盲”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老师和最后分析实验数据的三拨人,都不知道谁被分到了哪个组,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是,学期结束时,实验组的平均GPA比控制组高出了0.03分。这个差距其实很小,美国的GPA系统中A=4分,一般学生拿3分左右的话,0.03分相当于成绩提高了1%而已。 这个效应当然很微弱,但考虑到这是一项针对一万多人进行的实验,它就是一个显著的效应了。研究者只是让学生看了两段视频而已,这等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成绩提高了1%。对应到高考,这就相当于是700分和707分的差别。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