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z

《呼吸革命》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呼吸革命》Epub+Pdf+Mobi+Txt+Azw3





作者简介


《科学美国人》 《户外杂志》 《纽约时报》等媒体记者。常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去医疗机构、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牙科诊所、精神病院等地探寻呼吸的奥秘。

他曾应邀在联合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全球课堂(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建立)、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股份公司以及60多个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发表演讲。

鲸类翻译倡议(CETI)创始人

他也是一个天生的冒险家和海洋爱好者。他曾经潜入深海,把自己的震撼经历浓缩成一本书《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

内容简介

知道吗?现代人其实是最不会呼吸的动物;许多健康问题最终都与呼吸不当有关;长时间用嘴呼吸会使人变丑并引起失眠、头痛和打鼾.

儿童的龅牙与呼吸方式有关,职场人的焦虑与呼吸频率有关,运动瑜伽人的运动效果与呼吸有关…

所以,是时候重新认识呼吸的本能了,这个本能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

这本书是关于呼吸的探索和发现之旅。放心,过程绝不枯燥,充满了新奇的故事和知识。让我们知道每一口空气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由于作者常年被呼吸系统疾病困扰,他花了10多年时间拜访呼吸研究专家学者,一头扎进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和数千年的医学文献,探索前沿研究,参与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呼吸实验,亲身体验各种呼吸方法,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人群总结出不同呼吸方法的适用性。现代人的呼吸有什么问题,如何正确呼吸,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睡眠革命》之后的又一创举。

重磅畅销书,连续19周上榜,41000条评论(亚马逊评分:4.7)。

帮助患有呼吸道、睡眠、口腔等疾病的人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通过呼吸,解锁健康密码。事实上,大多数常见的身体问题和疾病都与呼吸不当有关,如高血压、打鼾、头痛、嘴胀、失眠、焦虑、龅牙、焦虑……你可以通过呼吸从根本上缓解。

方法来源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呼吸实验。0030101《纽约时报》记者探索肺部疾病、生物化学、生理学、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参加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呼吸实验,亲身体验各种呼吸方法。

随时随地轻松掌握并有效解决呼吸相关问题。包括世界前沿研究的多种呼吸方式,Buteco呼吸、慢呼吸、鼻呼吸……我们可以在没有医疗器械或手术的帮助下,自己练习。

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读者改善了他们的呼吸状况。在与亚马逊Goodreads的4万多名读者亲身体验后,真实的评价:“这本书带给我一种极致的互动体验”“这本书比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更能改变我的人生”.

《科学美国人》 2020年最佳非小说类书籍

 2020年最佳书籍

美国记者和作家协会2020年最佳非小说类书籍奖

亚马逊2020年最佳科学书籍

Goodreads奖年度最佳科技图书入围。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华尔街日报》畅销书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也可关注公众号:虎妈辣爸 
回复书名即可获取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鼻子

“你看上去糟透了。”内亚克医生对我说。

那天午后,我又来到斯坦福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我躺在检查椅上,内亚克医生将内窥镜探入我右侧鼻孔。十天前,我从屏幕上看到的连绵沙丘,现在看上去像是被龙卷风扫荡过一样。具体画面我就不描述了,总之一句话,我的鼻腔一片狼藉。

“你最爱的环节来了。”内亚克边说边笑。喷嚏还没来得及酝酿,逃离现场的念头还没来得及出现,他就把钢刷直接往我颅腔里捅了几厘米。“里面黏黏的。”他说这话时还颇为得意。同样的操作在我左边鼻孔又来了一遍,他把沾满我黏糊糊RNA的刷头放进一支试管,然后丢下我转身走开了。

整整一个半星期,我盼的就是这一刻。我本以为取走塞子、胶带的时候会是击掌欢庆的场面,用鼻子长舒一口气欢呼道:“我又能和健康人一样呼吸啦!”

可现实却是,伴随几分钟的不适感而来的是更严重的鼻塞。我的鼻腔里头一塌糊涂,内亚克只能用镊子往两边鼻孔里各塞了两团棉花,以防鼻涕流到地板上。之后我又查了一整套肺功能、拍X线片、抽血、鼻科检查等,所有在口呼吸实验之前我和奥尔森做过的检查又重复了一遍。检查报告几周之后出来。

★★★

直到那天晚上回到家,冲洗了好几次鼻腔之后,我才真正用鼻子吸到第一口空气。我披了件外衣,赤脚走到院子里。夜空中流云舒卷,巨大的云朵像是太空飞船,云层上方依稀可见几颗星星,点缀在一轮残月近旁。

我呼出胸中的郁气,深吸了一口气。我闻到了泥土的酸臭袜子味儿,潮湿门垫的润唇膏味儿,柠檬树的洗洁精味儿,干枯树叶的茴香味儿。

每一种气味都变得真切起来,在我脑中如同激光焕彩特效一般绽放。这些气味光怪陆离地呈现在我眼前,如同无数个乔治·修拉画作中的彩色斑点。我吸了第二口空气,这一次,我想象着所有这些分子通过我的咽喉,进入我的双肺,涌向我的血液,浇灌我的感知,点燃我的思维。

嗅觉是所有生命体最古老的感觉官能。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舒展着鼻孔,突然意识到,呼吸的意义远远不只把空气吸入体内,它还是我们同世界最为亲密的接触方式。

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生物,吃进嘴巴的,吸入鼻孔的,或是渗透皮肤的,都不过是存在了138亿年古老的星际尘埃。这种顽强的物质经阳光分解,散落在宇宙各个角落,又以某种形式聚集到一起。呼吸的过程是把我们自己纳入周遭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吸收生命的点滴,体会生命的点滴,随后再把我们自身交与周遭环境。呼吸的内核就是同世界的交互。

我也期待依靠呼吸能将生命重启。因为过去十天的口呼吸让身体遭受了重创,从今天开始,我不仅要努力恢复健康,还要努力让未来也能保持健康。几千年来各种呼吸学家的教诲,我都将身体力行,并拆解其中的奥义,评估它们的效用。我将和奥尔森一起探索如何扩张肺部、开发横膈,让氧气充盈全身,操纵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免疫反应,重置大脑中的中枢化学感受器。

第一步是恢复阶段,也就是我现在做的,呼吸空气只用鼻子,不管白天还是夜里。

鼻子之所以这么关键,是因为它能够对空气进行清洁、加温、湿润,使其更易被人体吸收,这一点我们大都十分清楚。但许多人不知道,在类似勃起功能障碍这样的问题中,鼻子可能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关联。此外,它能激发一系列激素和化学物质的生成,降低血压,帮助消化;它能在女性生理周期的各阶段做出响应;它还能调节心率,缓解肢端缺血,增强记忆。而通过鼻毛的密度我们还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哮喘。

你可能从没想到过,我们每个人的鼻孔都有自己的脉动,仿佛花朵的开合,随着我们的情绪起伏、心理状态,甚至日月盈昃,一张一翕。

★★★

一千三百年前,古印度的密传声息瑜伽经文提到,鼻孔能做到始终靠单侧吸气而另一侧微翕:有时右侧鼻孔在日升时觉醒,而有时左侧鼻孔在月盈时复苏。经文还说,这样的节奏会贯穿整个月相周期,存在于全部人类的身体中。它是人体跟随宇宙律动、人际变化而保持平衡与稳定的方式。

2004年,印度外科医生阿南达·巴拉由吉·巴瓦纳尼尝试在来自不同国家的对象身上试验,以科学手段验证声息瑜伽经文所述的呼吸规律。在试验进行的一个月期间,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最强烈的时候,也就是满月或新月时,所有被试者都显示符合这一规律。

尽管巴瓦纳尼表示实验数据中主观成分较大,如要证明全人类都有如此体验,还需要更多研究支持。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鼻孔确实会像花朵那样,日夜不停地以固有的节奏开合。

这种现象叫作“鼻循环”或者“鼻周期”,1895年由德国医生理查德·凯塞首先提出。他注意到病人一侧鼻孔的内膜组织会充血闭合,而另一侧却神奇地舒张。在此后的30分钟至4小时内,这种情况会互换,或者称作“循环”。不过相比来自月球的神秘力量,引起这种变化的更多的其实是神经传导的冲动。

实际上,鼻腔内部覆盖着一层海绵体血管组织。因此,鼻子也能在短短几秒内因充血而胀大、变硬。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鼻子同生殖器的关联大过它与人体其他器官的关联,当一方受到挑逗,另一方会同时做出回应。对有些人而言,仅仅一想到性,就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乃至喷嚏不断,这种尴尬的症状也被称为“蜜月鼻炎”。一旦性刺激变弱,海绵体血管组织松弛,鼻子也会随之松弛。

凯塞医生发现这个现象后的几十年,依然没有人能对人类鼻腔为什么覆盖着海绵体血管组织给出很好的解释,也没有人能明白鼻周期是怎么回事。有这么几种理论: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循环能促使人在睡眠时翻身,以防褥疮的产生(侧躺时通过枕头对面的鼻孔呼吸更容易);另一部分人认为,这能防止鼻腔受到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侵袭;还有人声称气流通道的轮替可以让嗅觉更灵敏。

研究人员最终证实,鼻腔的海绵体血管组织能反映健康状况。因为当疾病或其他方面的失调出现时,海绵体血管组织会产生炎症。而一旦鼻部受到感染,鼻循环会变得越发明显,循环的频率也会升高。左右两侧鼻孔的运作模式类似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控制体温及血压,为大脑输送化学物质,调节我们的情绪、情感和睡眠。

右侧的鼻孔相当于油门。当吸气动作主要由该通道完成时,血液循环加速,身体发热,皮质醇水平、血压及心率都会上升。这种情况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用右侧鼻孔呼吸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启动“战斗或逃跑”机制,让身体处于高度警觉的战备状态。同时,右侧鼻孔呼吸能将更多血液输送到左脑,尤其是前额叶皮质,而此区域的主要相关活动是逻辑决策、语言和运算。

通过左侧鼻孔吸气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它的功能相当于右侧加速装置的制动系统。左侧鼻孔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联系更紧密,通过降低体温、血压及缓解焦虑让身体进入休闲模式。左侧鼻孔让血液流向前额叶皮质的两侧,即影响创意、形成抽象思维以及产生负面情绪的右脑。

2015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者连续三年记录一名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呼吸规律,发现其具有“颇为显著”的左侧鼻孔呼吸倾向。他们推测这一呼吸习惯很有可能过度刺激了患者右脑的“创意板块”,致使其想象力过于奔放。研究者帮助患者花了几个疗程来学会用右侧的鼻孔呼吸以刺激其“逻辑区域”,结果患者出现幻觉的次数大大减少。

我们的身体在平衡的状态下才能更高效地工作,在行动与休憩之间平衡,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平衡。这种平衡受鼻循环的影响甚至是操控,也能被人为干预。

有一种瑜伽门派专门致力于通过控制呼吸通道来介入人体官能的运作,梵语叫作“nadi shodhana”(左右鼻孔交替呼吸法),nadi意为“渠道”,shodhana意为“净化”,通俗来讲就是以鼻孔轮替的方式进行呼吸。

★★★

我花了几分钟大概学习了一下鼻孔交替呼吸的方法。

我的鼻呼吸恢复期进入第二天。我坐在客厅,双肘支在餐桌上,缓缓地用右侧鼻孔吸气,憋五秒钟后呼出。

鼻孔交替呼吸的技巧有几十种,我从最简单的着手。我用食指按住左鼻孔,仅靠右侧鼻孔吸气和呼气。今天每餐后重复20次,帮助身体保暖,促进食物消化。而餐前以及其他需要放松的时刻,我换另一边,重复相同的操作,通过左侧鼻孔呼吸。为了让身心更为专注稳定,我采用的是一种叫作“太阳式呼吸控制法”的技巧,即用右侧鼻孔吸气一次,左侧鼻孔呼气一次,重复多轮。

这样的练习感觉特别好。几轮下来,我立马觉得神清气爽,甚至有一种轻盈感。正如我期待的那样,胃部反酸的感觉消失了,也感觉不到胃痛了。不过,交替鼻孔呼吸虽然让我觉得轻松愉悦,但效果十分短暂,仅能维持半小时左右。

过去24小时内,我身体的最大转变是由另一个练习带来的:我让鼻腔里的海绵体血管组织自主翕张,根据我的身心需要自然地调节气流。其实,仅仅用鼻子呼吸就能做到这一点。

我正在细细体会的时候,奥尔森冲了进来,对我大喊“下午好啊”。他身着短裤和卫衣,一屁股在我对面坐了下来,接着往他的右胳膊上套血压仪,就像之前连续十一天保持的姿势一样,感觉连衣服都根本没换过,只是,他的鼻子里已经没有了那些胶带、夹子和硅胶塞。和我一样,他也安静自如地用鼻孔吸气呼气。他面色红润,坐姿笔挺,还带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劲儿。

一开始我还以为我俩这种容光焕发是心理作用所致,但几分钟后,通过测量数据发现,我的血压从十天前的142毫米汞柱(4)回落到了124毫米汞柱,虽然还是比正常指标高了几个点,但已然不在2期高血压范围了。与此同时,我的心率变异性上升了150%以上,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了30%左右,已经远离低碳酸血症的困扰,不再受到头晕目眩、肢体麻痹和神志不清的威胁,完全成为临床意义上的正常人。奥尔森的恢复情况和我差不多。

当然,上升空间还很大。毕竟鼻循环只是鼻子核心功能中很小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手持一个桌球,与视线齐平,距离面部10厘米左右,然后缓缓地将整个球推近面部中央,球所占的体积大约是100立方厘米的样子,相当于一个成年人鼻子内部所有腔体和管道的体积总和。

吸气时,空气分子从距离我们几厘米到几米远的地方,旋转、跳跃、翻腾着向我们靠近,运行轨迹就好像梵高画作中星空的线条,它们保持这样的轨迹进入我们体内,速度可达每小时8千米。

指引这些分子运行的叫作“鼻甲”,鼻甲由六块(两侧各三块)形状像迷宫一般的骨头组成,从鼻孔排列到眼底。鼻甲互相缠绕,倘若将它们分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海螺,这也是它们另一个名称“鼻螺旋”的由来。甲壳纲动物通过其构造精密的外壳来过滤杂质、阻挡侵袭。我们也一样。

鼻孔口的下端鼻甲便由翕张的海绵体血管组织包裹,海绵体血管组织本身又附着黏膜,水润亮泽的黏膜细胞负责将空气加湿,并加热到接近我们的体温,同时过滤掉杂质和污染物。若是这些异物侵袭了我们的肺部,就会导致肺部感染和发炎,因此,鼻腔黏液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鼻腔黏液一直在流动,速度大约为每分钟1.3厘米,每天超过18米。如同一条传送带,它将吸入鼻腔里的杂质收集起来,把这些废物通过咽喉送入我们胃部,由胃酸消毒后,再送到肠道,直到排出体外。

这条传送带并不能自行流动,而是要靠成千上万条极其微小的纤毛。随着每一次吸气和呼气,这些纤毛朝一个方向摆动,就像风吹麦浪一样,只不过摆动频率要快得多,约为每秒16次。鼻孔近端的纤毛,摆动节奏与鼻孔远端的不同,它们的运动能产生共振,使黏液向更深处移动。纤毛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甚至能对抗地球引力。无论鼻部或者头部处于怎样的角度,倒立或侧身,都不影响纤毛始终向内、向下摆动。

鼻甲的不同区域通力合作,对空气进行加热、清洁、降速和加压,目的就是让肺部在每一次呼吸中尽可能获得氧气。这就是为什么鼻呼吸相比口呼吸要健康得多、高效得多。刚认识内亚克医生的时候,他就告诉我,鼻子像一个隐形的卫士,既是我们身体的看门人,也是头脑的药剂师,更是情绪的风向标。

★★★

鼻子的神奇功效,在古代典籍中也有记载。

公元前1500年左右,现存最古老的医学文献《亚伯斯古医籍》就指出,向心脏和肺部输送空气的应当是鼻子,而不是嘴巴。公元8世纪时,中国道教也有著作提到鼻子是“天门”,空气必须由此进入,“不得反其道,否则致病招灾”。

然而在西方世界,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识到鼻呼吸的神圣。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一位敢为人先的艺术家、学者——乔治·卡特林。

1830年,当时还是律师的卡特林因为嫌自己的工作“单调且枯燥”,转行混入费城上流社会替人画像。尽管卡特林画达官显贵画得有口皆碑,但权贵阶层的虚荣浮华和附庸风雅还是留不住他。虽然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卡特林还是想遁入山野,捕捉质朴无华的人性。他带了一杆枪、几块画布、几支画笔,一路西行。之后的六年间,卡特林的足迹遍布大平原的每个角落,他旅行上千千米,比记录了50个印第安部落生活的刘易斯和克拉克走得还要远。

他沿着密苏里河而上,曾与拉科塔苏人一起生活,还遇到过波尼族人、奥马哈人、夏延人和黑脚人。在密苏里河上游,他遇到了曼丹文明。曼丹是个神秘的部落,成年人身高在1.8米以上,居住在形状像气泡一样的棚屋里。

卡特林发现,曼丹人完全不为世人所真正了解,甚至不为大平原上的其他部落了解,欧洲血统的人完全没兴趣与他们交谈、和他们一起生活,更遑论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信仰和传统。

“我之前说过,我穿行于美国大地,不是为了发展或证明任何理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并把我观察到的东西以最朴实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仅此而已。”卡特林写道。他绘制了600幅人像,做了几百页的笔记——被著名作家、自然学家彼得·马西森誉为“对印第安部落辉煌文化唯一详尽的记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同地域的部落在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上各有不同。比如曼丹人仅靠牛肉和玉米为食,而有的部落依赖鹿肉,有的则采集植物根茎和花朵。不同部落的外貌特征,如发色、五官和肤色等,也存在差异。

最令卡特林吃惊的是,尽管有这么多差异,这50个部落却都显示出某些超人类的生理特征。比方说在克罗和奥萨奇部落,卡特林称很少有成年男性“身高低于1.8米,很多高达2米,甚至有超过2.1米的”。他们个个健壮如大力神,肩膀宽大,胸膛饱满,而且同族的女性身材也十分高挑婀娜。

虽然这些部落的人从未看过牙医,也没接触过其他医师,可他们个个一口好牙——用卡特林的话说,“齐整如琴键”。所有人都看起来非常健康,畸形和其他慢性病也几乎不存在。他们将自己的强健体魄归功于一种“良药”,卡特林将其称之为“生命的秘诀”,也就是呼吸。

印第安人对卡特林解释说,用嘴巴呼吸会损伤身体元气,扭曲面部五官,引起精神紧张和疾病;而通过鼻子呼吸不但能令身体强健、面容俊秀,还能让人远离病痛;“进入肺部的空气之于吸入鼻孔的空气,相当于蒸馏水之于蓄水池或小水塘里的水。”卡特林写道。

他们健康的鼻呼吸习惯从出生就养成了。每次喂食后,部落的母亲们都会做一个相同的动作: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将婴儿们的嘴唇合拢。孩子们晚间入睡后,母亲如果看到他们的嘴巴张着,也会把它们合上。冬天,他们不会给儿童穿很厚的衣服,天热时也不会继续抱着,让孩子们避免因为闷热而用嘴巴喘气。

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训练孩子们时时刻刻用鼻子呼吸,并将此习惯保持终身。根据卡特林的描述,部落成年人甚至连笑的时候都刻意不张嘴,以避免“瘴气”侵入肺腑。“这样的习惯就和印第安人的神山一般不可撼动。”数千年来,所有部落都恪守这一准则。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