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z

今日好书分享学习的逻辑作者:叶修Epubooks电子书分享每天一本epub电子书

  學習的邏輯epub-pdf-mobi-txt-azw3 - Epubooks.top

格式:EPUB/MOBI/AZW3

標簽:學習 思維



內容簡介:


老師講課時明明都聽得懂,為什麽自己做題就不會?

高手的學習方法好像互相矛盾,到底應該聽誰的?

學習已經非常努力了,成績就是不見提高?

每天的學習時間怎麽安排才合理?

……

學習中遇到的種種難題,本書都將為你提供解決思路。

作者結合個人多年教學、研究及學生調研經驗,在本書中系統論述了中國中學生高效學習的底層邏輯。通過具體學習案例,為你剖析學習的核心原理,詳解3種高效思維方法(結構化思維、流程思維、信息循環),解讀高效學習的4大策略(記憶策略、時間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學習之路上不斷進階提升。

針對中學生在預習、聽課、練習、復習各學習場景下可能遇到的問題,作者均進行了解析,並提供了詳細實用的解決方案。此外,作者針對課間運動、睡眠等學生生活中的重要話題,也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如果你在探尋高效學習方法、想要取得學習優勢,本書將帶你踏上一片新大陸。

作者簡介:


葉修 思維方法專家,中小學學習策略專家,暢銷書作家,自媒體人。

著有思維類專著《深度思維》,在知乎上回答思維方法與學習策略類問題的文章,獲得超過80萬收藏,全網文章瀏覽量超過2000萬人次。

綜合研究各類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超過10年,原創“深度學習的策略”“結構化 思維”“可視化思維”“換位思維”等多套課程,為超過10萬名中小學生、家長、骨幹教師、校長和區域教育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獲得廣泛好評。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网盘密码1122



=======================================================


部分摘錄:


從毛坦廠到衡水中學

所謂“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代中國人對於讀書和學習的傳統認知是以苦為基礎色調的。

這個古老的認知與今天的生活倒也還算貼近,因為中學生學習時確實是很辛苦的。這麽多年來,我反復接觸許多初中生和高中生,發現一個很有特色的規律——中學生的睡眠時間一年比一年短。初中生,最早的時候是晚上9~10點睡覺的,近年來已經延長到晚上11~12點;高中生一直是晚上11點以後睡覺,近年來已經延長到晚上12點,甚至更晚。很多高中生告訴我,他們經常淩晨一兩點才睡覺,偶爾熬到三四點也不奇怪,所以從來不會被“你是否見過淩晨4點的洛杉磯”感動。

但更有意思的事情還在後面。我詳細對比了各地的中學課本和考試試卷,發現不論是初中還是高中,課本難度和中考、高考的難度基本是在逐年降低的。比如初中數學,將圓相關的高難度知識章節——如弦切角定理、切割線定理、相交弦定理——都從課本上刪掉了,所以相交弦定理和二次函數的綜合性難題更不會出現了;三角形的內心、外心等內容的考查也變得更簡單。在高中數學和物理等較難的學科裏,很多內容從必修變成了選修,題型考查的難度也在逐年降低。比如數學中復雜的數列構造、不動點類題型不考了,圓錐曲線的參數設置越來越簡單;物理中運動學、動量、機械能、電磁場綜合類型的超級難題也不見了。

總之,隨著社會上對中學生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不論是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點越來越少,考查的難題越來越少,然而學生的負擔卻越來越重,學習時間越來越長了。

由此可見,很多苦學的負擔,並不是真正必要的,而是人為加上去的。到底是誰加的呢?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是參與者。當他們認為苦學很有必要、很有用時,就會主動增加苦的程度。

苦學的現象非常普遍,而又有兩種地方尤其嚴重。第一種是高考壓力極大的人口大省,苦學的程度會特別慘烈。比如河南、河北、山東等地,人口多、重點高校少,所以這些地方的高中生學習壓力就會特別大,苦學現象嚴重;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向下傳導,又導致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變大,跟隨性進行苦學。

我曾聽一名山東的高中女生描述身邊的學習情況:班級裏很多同學是淩晨2點才睡覺的,大家對此很清楚。有時候,她晚上12點就困了,但依然忍著不敢睡,因為心裏太焦慮了,一想到其他同學還沒睡,自己居然這麽“早”就睡了,內心就會產生負罪感,於是要強撐著到2點再睡。哪怕看不進去書,做不進去題了,她耗時間也要耗到淩晨2點。

當苦學成了風潮,甚至成了心理安慰,真的很可怕。

第二種是縣城重點中學。縣城重點中學其實並不僅僅指縣城中的重點中學,而是泛指一種教學模式。它指的是在縣城和三四線城市的部分中學裏,由於高質量師資和課程體系的缺乏,學校管理者只能選擇通過給學生施加巨大的壓力,逼迫學生苦學來提高成績的教學模式。幾十年前,第一批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學校嘗到了一點甜頭,然後這種模式就被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師資較弱的學校加入其中。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往往會經歷下述多種體驗:

一周有6天甚至6.5天的課程。

學校每天組織自習到晚10:30或者11:00,然後回家或回寢室學習到12:00或更晚。

作業量極大,每天完成作業後幾乎沒有空閑時間,有時甚至無法完成作業。

學校管理嚴格,經常是軍事化或者半軍事化管理。

老師基本不重視學習方法,只強調多做題、多背題。

吃飯、走路、上廁所也不能停止學習,中學生隨身帶著小卡片學習,比如口袋裏揣著單詞卡。

……

其中,作業量大、睡眠時間短是苦學的核心指標。

幾十年前此種模式的代表是毛坦廠中學,所以這種模式一度被稱為毛坦廠模式。那時毛坦廠中學異軍突起,以這種苦學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時跟風者四起。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跟風者就會反駁:“你看人家毛坦廠中學,效果多好!”於是反對的意見就無效了。後來毛坦廠中學風頭過了,倡導苦學者就換了另一個代表——衡水中學,跟風者說道:“你看人家衡水中學!苦學的效果多好,軍事化管理多棒!”

很多學生告訴我,自己的學校就在執行苦學模式,校長聲稱,這就是他們從衡水中學考察回來得到的秘訣。學生一邊寫作業到晚上12點,一邊不知道怎麽抱怨,因為衡水中學確實大名鼎鼎,一名中學生實在沒有能力去否定一種成名已久的模式。

只是一個小問題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實衡水中學並不倡導苦學。

愛睡覺的學霸們

前文說過,苦學的核心指標是作業多與睡眠少,而這兩者又是相關的——作業太多,所以睡眠極少。網絡上常常又把衡水中學當作苦學的代表,可是到底有沒有人研究過衡水中學的作息時間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並沒有專門研究過此問題,直到一名衡水中學的學生來參加我的課程。那名學生不經意間告訴我,衡水中學的作息時間為晚上10:00強制性熄燈睡覺,早上5:40起床——晚上睡眠時間超過7.5小時!中午還有50分鐘的午睡時間——也是強制進行的。於是,她產生了一個小小的苦惱:睡眠時間太長了,有時候睡醒了不想睡了,還會被學校逼著睡覺,有點無聊……

這已經超過了國內大部分高中生所擁有的睡眠時間了,甚至對還處於身體發育期的初中生來說都很充裕了。與外界想象中的不同,衡水中學的學霸們不僅沒有熬夜到淩晨一兩點,甚至還睡得很舒服。他們優秀的成績正是在這樣充裕的睡眠時間中提高的。

這是偶然嗎?

其實這並非偶然,而是共性,因為大部分學霸是睡眠愛好者。我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成績也不錯,是班級第一、年級前五名。然而我幾乎不熬夜,每天晚上大約剛過11:00就開始洗漱準備睡覺了,極少超過11:30。我早上起得也不早,大概6:30起床,算下來一晚上大概有7.5小時的睡眠時間。我在中午還會午睡半個多小時。

不僅我如此,班上其他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大多是早睡者。我的同桌是班級第二名,他每天晚上也是大約11:00睡覺。班級第三名貌似有點懶散,經常10點多就睡覺了。年級前十名的其他同學,但凡我溝通過的都是如此,晚上睡覺時間最晚不超過11:30。

而在班級的中遊水平學生裏,晚睡的就多了起來。我還記得後面兩排坐著一位長得很高大的男同學,喜歡做很多課外教輔書,一直做到淩晨1點,第二天一臉疲憊地走進教室繼續苦學。我當時很佩服他能夠那麽勤奮,卻總也不見他的成績有所提升。在本市的二流高中裏,晚睡者就更多了。我的初中同學有些進了那些高中,聚會時他們就向我抱怨,說學校作業太多,要每天晚上做到12:30才能勉強做完。

不僅我個人經驗如此,在我從事教育行業以後,遇到了很多學生和老師,他們跟我交流時也表示,班級裏的前幾名學生都不熬夜,反倒是中等成績的學生經常熬夜。在學生中,大多數學霸睡得較早,一般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8小時。

看來,學霸大多是睡眠愛好者,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然而我還有一個疑惑:對學霸來說,睡眠多和成績好,到底誰是因,誰是果呢?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智力超群、成績優秀,所以不需要學那麽長時間;而普通學生因為成績沒那麽好,只能將勤補拙呢?

我們不僅需要上面的例證,還需要一個邏輯解釋。

睡眠的意義

現在,讓我們從理論上來探討一下,睡眠是否能夠成為成績提高的原因。我們需要把相關性升級成因果關系。

先從求最值的角度來考慮,早睡和晚睡,哪個能給我們帶來更高的性價比。

假設某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等於平均學習效率乘以學習時長,為了使最終學習成果得到最大值,我們有兩個思路:要麽提高平均學習效率,要麽增加學習時長。當然,如果兩個因素都能夠提高是最好的,但這兩個因素總體來說是負相關的。顯然,如果你學習時間過長了,即睡眠太少了,那麽平均學習效率就會降低。這有點像中學數學裏二次函數求最值。

而所謂早睡與晚睡,以國內目前的中學教育環境來說,其實時間差別也沒有那麽大,大致為1小時。比如,同樣是早上6點起床,那麽晚上11點睡覺可以稱為早睡,而晚上12點以後睡覺就算晚睡了,因此時間差距為1小時左右。而高中生每日的平均學習時長為12小時,所以延長1小時的學習時間,相當於一天的總學習時長增加了約8.3%。換句話說,假設由於晚睡了1小時而導致精力不足,使得一天的平均學習效率下降了7.7%,那麽你的學習時間延長效果就被抵消了,甚至還會產生副作用。

7.7%,多麽小!只要你由於犯困而在課堂上稍微走神了三四分鐘,漏掉一個小知識點,你的學習效率就可能會下降10%以上!這還沒有考慮即便你沒有犯困,但由於睡眠不足導致大腦運轉效率降低的情況。在大腦精力不足的時候,做10道數學題你可能就真正領悟了一兩道,而在大腦精力充沛的情況下,你或許就能夠全部領悟了——這種可怕的效率差距,需要用多少時間來彌補?雖然具體的數據很難精確測算,但根據經驗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晚睡1小時所帶來的平均學習效率損失,肯定不止7.7%。

實際上,學霸的總體邏輯應該是這樣的:因為有充足的睡眠,所以精力旺盛,從而大腦清醒。於是他們專註力強,聽課效率高,做練習時也不會走神。同時由於大腦精力充沛,他們的思考速度變得更快,原本需要2小時才能掌握的內容,現在可能只需1小時就掌握了。當總體效率提高後,他們就不需要學得那麽晚了,進而騰出了更多休息時間,保證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形成良性循環。

由於每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無法建立細致的數學模型來確定那個精確的最值點,所以你不可能得到一個精確的數據。比如對某名學生來說,一定要睡8.15小時才能獲得最大學習成果,如果睡了8.05小時或者8.25小時,那學習效率就降低了。但根據大範圍的實踐經驗來看,我們可以有一個大致的區間,這就是我們在第八章中曾提到的作息安排。初中生適合在晚上9:30~10:00入睡,隨著年齡和學業壓力的增大,入睡時間逐漸變晚,高中生適合在晚上11:00~11:30入睡,或者略早。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靈活調整。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大腦生長規律的角度來論述早睡的好處與晚睡的害處。

傳統的認知是白天我們清醒的時候在學習,大腦在吸收知識,而睡著了以後,隨著學習行為停止,大腦就不工作了,只進行休息。由於這個認知,很多人認為減少睡眠時間用來學習是可行的。但近年來的腦科學研究發現,學習的過程不僅發生於人清醒時,也發生於人睡眠後。當我們進入深度睡眠後,白天學習新知識時所活躍過的腦區域將再次活躍起來,即大腦在自發地進行信息加工和鞏固。如果缺乏這個過程——比如當天晚上熬夜嚴重——那麽到第二天時,大腦就會陷入混亂、遺忘。

所以,缺乏睡眠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第二天的精力,降低其第二天的學習效率,還會損害其大腦細胞的正常運轉,從而影響當天所學知識的記憶!就像白天學習的過程是用水泥砌墻蓋樓房,夜晚睡眠的過程是在等待水泥徹底幹透,等墻面穩固,而熬夜就相當於把還未幹透的水泥去除,把白天建好的樓房拆掉。

理解了這一層,我們就不由得開始替那些熬夜學習到淩晨一兩點甚至兩三點的學生感到惋惜了。他們以為,到淩晨一兩點了還在學習,雖然大腦沒那麽清醒,學習效率沒有那麽高了,但總比沒學強,還是有勤能補拙的效果。實際上,他們早已進入負效率的階段,導致越學效果越差,比沒學效果更差,見圖10–1與圖10–2。

其實睡眠對人體的好處有很多,在生病的時候,身體免疫系統的工作在睡眠時達到高峰;在青春期長身體時,深度睡眠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人體的很多重要功能都在睡眠時進行,腦細胞的生長和結構重組正是其中之一。

電子書版權歸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若有違反您個人權益,請留言反饋刪除相關信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