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z

今日好书分享梁实秋精选散文集(套装3册)作者梁实秋Epubooks电子书分享每天一本epub电子书

  標題: 梁實秋精選散文集(套裝3冊epub-pdf-mobi-txt-azw3 - Epubooks.top

作者:梁實秋

格式:EPUB/MOBI/AZW3

標簽:散文



內容簡介:


梁實秋先生的一生,愛得深情卻不濫情,吃得儒雅尤忌饕餮,擠廠甸,逛書攤,放風箏……唯從己心,即使處於困苦環境亦能歡喜過活,“雅興不失”,將自己活得盡興,可謂一位道地懂生活愛生活的文化大師。

梁式高水準散文選集。篇篇錦繡,經典集萃!既收錄梁實秋先生經久流傳的典藏篇目,亦囊括入選中高考閱讀試題經典篇目,橫跨梁實秋六十載散文隨筆創作精粹。

匯集梁實秋散文精粹,一窺梁實秋先生高貴的心靈,以及豁達、豐富、樂觀的生活哲學。嚴謹校勘,精心選編,力爭盡顯一代文化大師梁實秋心底那一點對故鄉留存的眷眷之情,送給每一個在生命旅途中跋涉的你!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紀錄,並呈現了一時“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梁實秋”的奇跡。主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譯作《莎士比亞全集》《沈思錄》。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网盘密码1122



=======================================================


部分摘錄:


由一位廚師自殺談起

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如果可以仿制得來,那就不成其為藝術。

兩年前的一期《新聞周刊》(一九六六年十月廿四日出版)有一段有趣的記載,譯述如下:

從前羅馬有一位廚師,名阿皮舍斯,以善制肉羹著名,他開設的烹飪班生意不大如理想,憤而自殺。給法王路易十四供奉禦膳的大司務,名瓦臺爾,在王家大張筵席的時候第一道菜未能按時端出來,羞愧難當,伏劍而死。法國還有一位著名的烹調大師,名拉吉皮埃,在拿破侖從莫斯科班師的時候,寧可凍死途中,也不放棄他的廚師的位置。上星期巴黎又有一位廚師加入了這一淒慘的集團:據說三十八歲的阿蘭·齊克,因為他開設的飯店被權威刊物《米舍蘭向導》降級,失望自殺了。

這個飯店便是坐落在雷伯龍大街的Relais de Porquerolles飯店,在這一年以前一直是屬於兩顆星的(烹調極佳,值得一顧)海味食品店,拿手的是魚羹。羅斯福總統夫人最喜愛這個飯店,其他顯赫顧客包括貝爾蒙多與溫莎公爵。

三年前,齊克的父母退體,把店務交給了他和他的弟弟勒米。以後數月,有些顧客感覺到那絕妙的帶有番紅花香味的魚羹有些退步。於是去年三月悲劇就發生了。《米舍蘭向導》照例把入選的飯店分為兩大類,普通飯店與傑出飯店,最近一期不僅把這一家的兩顆星取消,西且根本未予著錄。那一晚,這飯店裏的氣氛異常沈悶。“這太令人難堪了,”勒米對向他致慰的顧客們說,“我的父母於一九三五年創設這個飯店。一切都沒有改變。我不了解。”

阿蘭是父親退休以後的首席廚師,覺得這兩顆星的喪失給他的打擊很重。“我覺得有一點像是一位將軍被撤消了官階,”有一次他對一位朋友說,“這是不公道。”情形一天天的嚴重起來了。阿蘭開始砰砰的關廚房門,有了自言自語的習慣。別的向導書對這家飯店還是備加贊揚(例如頗有影響力的《儒利亞向導》就說這一家的烹調之優美一如往昔),但是不能使這位廚師振作起來。終於,九月二十二日黎明之前,就在飯店樓上的住室裏,阿蘭舉槍自射心窩而死。上星期消息傳出,《米舍蘭向導》未加評論,但是勒米慘痛的說:“我的哥哥自殺,是因為《米舍蘭》撒消了我們的兩顆星。”

蕓蕓眾生當中,有一個人自殺,好像沒有什麽了不起。何況,自殺的是一個法國人,並且是兩年前的事情,自殺的人又不過是一位在飯店裏掌勺的大司務。不,人命關天,螻蟻尚且貪生,若沒有真正過不去的事情,一個人何至於自尋短見?這一位廚師的死,還是值得我們想一想、談一談。

自殺不是一件好事,不宜鼓勵贊揚;若說自殺是弱者的行為,我也不敢同意。那毅然決然的自戕行為,很需要一些常人所難有的勇氣。齊克先生之所以有那樣大的勇氣,是因為他以為受了太大的委屈,生不如死。首先我們要了解,《米舍蘭向導》是一份權威刊物,兩顆星的撤消是否冤枉,我們沒有嘗過那魚羹,無法論斷,但是這刊物平夙態度謹嚴是可以令人置信的。被這刊物一加品題,輒能身價百倍,反之,一加貶抑,便覺臉上無光。商人重利,是理所當然,兩顆星的撤消可能影響營業,不過有時候一個人於利害之外還要顧到名譽,甚至於把名譽放在利害之上。齊克的自殺便是重視名譽的結果。現代西方人,包括法國人在內,多少還繼承了歷史傳留下來的“榮譽觀念”,凡事一涉及榮譽便要拼命去爭,無法爭論便往往講究自決,以為榮譽受損,便無顏再留駐於天地之間。廚師的職業,也許有人以為不算怎麽高尚,但是實在講,職業無分高下,廚師為人解決吃的問題,烹飪為藝術,為科學,他自然也應該有他的榮譽感。尤其是,任何人都應該有“敬業”的精神,力求上進,在自己崗位上把工作做好,不能受到贊揚便等於是受到恥辱。齊克先生肯自殺,比起世上“笑罵由人笑罵”的那種人,不知高出多少了;比起企圖用不正當手段籠絡評審人員的那種人,亦不知高出多少了。他沒有抗議,他沒有辯白,他用毀滅自己的方法湔洗他的恥辱。其人雖微,其事雖小,其性質卻依稀近似“無面目見江東父老”那樣的悲壯!

附帶著談談烹任的藝術。“庖丁解牛,進乎技矣”,烹飪而稱之為藝術,當然不僅是指一般在案前操動刀俎或是在竈前掌勺的技巧而言。藝術家皆有個性,皆有其獨到之處。魚羹何處無之,若能贏得米舍蘭的兩顆星,事情就不簡單,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必定在選材上有考究,刀法上有考究,然後火力的強弱、時間的久暫、佐料的配搭、鹹淡的酌量,都能融會貫通、得心應手。一盆菜肴端上桌,看看,聞聞,嘗嘗,如果不同凡響,就不能不令人想到廚房裏的那位庖丁。看一幅畫,於欣賞其布局、色彩、線條之外,不能不意會到畫家的胸襟境界。同樣的,品嘗一味烹調的傑作,也自會想到庖丁之匠心獨運。我們中國的烹飪亦然。從前一個飯館只有三兩樣拿手菜,確實做到無懈可擊的地步,而且不虞人仿制,因為如果可以仿制得來,那就不成其為藝術。師傅可以把手藝傳給徒弟,但是可傳授的是知識,是技術,最高的一點奧妙要靠自己心領神會。一個師傅收不少徒弟,能得衣缽真傳的難得一二。一個飯館享譽一時的名菜,往往二三十年之後便成了《廣陵散》,原因是光景未改,人事已非。所以齊克先生令尊大人退休,由他繼續經營飯店,可能規模猶在,可能魚羹的制法未改,主廚一換,那一點點藝術手段的拂拭可能也有了走樣的地方,庸俗的顧客盡管不能覺察,怎麽逃得掉《米舍蘭向導》的評審諸公的品味?這樣一說,那兩顆星的撤消也許是不冤枉。

電子書版權歸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若有違反您個人權益,請留言反饋刪除相關信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