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細節epub-pdf-mobi-txt-azw3 - Epubooks.top
書名:歐洲的細節
格式:EPUB/MOBI/AZW3
標簽:歐洲 歷史
內容簡介:
了解歐洲、歐盟、歐元區的前世今生,這一本書就足夠了!
德國變天:從歐洲的細節中探尋歐盟中心——德國之未來走向
書中預見默克爾時代完全不同的歐洲政治格局
在本書中,你將從深層次理解到英法德三大國之間為何會出現延續千年的血雨腥風
暢銷書《德國的細節》《日本的細節》姊妹篇!
再續歐洲的社會、歷史、科技、教育、經濟的可圈可點之處!
——————————————
本書主要從歷史細節、城市細節、文化細節、經濟細節和教育細節5方面出發,闡述被英、法、德三國圍繞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小國,是如何發掘自己的潛力,獨樹一幟,成為歐洲聯盟,乃至整個歐洲排頭兵,並用文化、經濟和教育引領全世界風潮的。
近現代世界第一的聚集之地:
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國
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銀行
世界上第一家政權交易所
人均收入世界第一的國家
人均GDP全球第一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國
世界上第一家奶酪交易中心
世界上第一只股票出現的地方
第一個填海造地的國家
全球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地方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國家
“歐羅巴合眾國”的中心所在,沒有她歐盟就無法運作:
歐盟的“首都”所在地
歐盟委員會所在地
北約總部所在地
歐洲法院所在地
國際法庭所在地
歐洲統計局所在地
歐洲投資銀行總部所在地
你可能知道,安特衛普不僅包攬了全世界80%的鉆石制造業
你也可能知道,風車是荷蘭的象征,至今還有大量風車在運行中
你還可能知道,歐洲的大學城星羅棋布
但你是否知道,這些細節中蘊藏著哪些你絕對不知曉的秘密?
安特維普的鉆石全部由手工磨制與雕刻!
正是風車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區,更進一步令第一個資產階級國家的建立成為可能!
一座大學城能同時將兩座城市包含在內!
……
歐洲到底還有哪些從未對中國人公開的細節?
這裏沒有走馬觀花的旅遊團式點到為止,
這裏只有歐洲生活與社會細節的全方位細節實錄!
發人深省的歐洲歷史細節之書、經濟細節之書、社會細節之書、教育細節之書、文化細節之書,讓我們看到真實的歐洲其實是這樣的……
作者簡介:
葉克飛,現供職於中山日報,專欄作家,歷史暢銷書作家。自稱業余旅行者,癡迷歐洲尤其是中東歐,專註於歐洲人文寫作,以至於被朋友們懷疑上輩子是個東歐人。著有《金庸政治學》《故人何寂寞》《殘酷世界和最愛的你》和《為戀愛平反》等。每本都銷量不俗。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网盘密码1122
=======================================================
部分摘錄:
風車帶來的土地和國家
兒子仰著頭,在烈日下瞇著眼睛,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站在面前的“老師”。
此“老師”可不是人,而是一架名為“老師”的風車。它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一架造紙用風車,盡管外觀平淡無奇,卻已有數百年歷史,幾百年來它一直在生產優質紙張。它生產的最著名的產品誕生於1692年,據說就是那年制造的紙張後來流入美國,成為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的用紙。
年幼的兒子當然不懂美國《獨立宣言》的意義何等重大,他一心只對這座風車的樣子感興趣。
這裏是荷蘭贊丹的桑斯安斯,是荷蘭最負盛名的風車村。
“老師”當然不是這裏唯一的風車,它往往會被大多數遊客錯過,因為它並未跟遊客必去的風車群在一起,而是遠遠矗立在田野邊。
在這個距離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不過幾十千米、風景如畫的小村裏,目前仍有數架風車,部分風車現已成為博物館。其中,“戴皇冠的坡倫堡”是荷蘭僅存的5架鋸木風車之一,可惜不對外開放。“貓”是研磨礦物的磨坊,生產各種染色材料,向遊客開放。“追尋者”和“斑點母雞”都是榨油磨坊,至今仍在運轉使用。此外,還有風車用於制造芝士或用於鋸木。
這些各司其職的風車,當年令這座小鎮異常繁榮。甚至因為這些風車的存在,贊丹還被視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區。在這一帶,鼎盛時曾有800多架風車。一架架風車與一個個手工作坊,完美地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寧靜而美麗,絕無後世工業區的汙染。
也是在這座小鎮中,還有一棟名叫“沙皇彼得之家”的房屋。它建於1632年,曾是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居住過的地方。彼得一世在年輕時有感於俄國的守舊落後,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前往西歐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回國後,他全面推行西化改革,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和教育,最終奠定了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基礎。這座“沙皇彼得之家”就是當年彼得一世在桑斯安斯學習造船時的住所,如今已被改造成為博物館。
“老師”風車
站在小小的博物館裏,我們每個人都難免心潮澎湃。那個統治著龐大卻落後帝國的年輕沙皇,將這座小鎮當成自己的修行之地,只因為那時荷蘭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或者說,風車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
人們認為荷蘭有三大標誌——風車、郁金香和紅燈區。在我看來,三者其實都是經濟符號。郁金香曾是世界經濟史上最大的泡沫,極具代表性。紅燈區則代表著荷蘭對自由的領悟,紅燈區的存在並未導致荷蘭色情行業泛濫和社會風氣淫靡,反而使其成為世界上風氣最健康的國家之一。這兩點我們後面還會提到。這種自由開放的態度也體現在經濟領域,幾百年來,荷蘭一直是世界上最尊重市場的國家。
風車呢?如今散落在荷蘭各處,變成景點的風車,曾是幾百年前荷蘭經濟中最重要的一環,更是荷蘭精神的見證。或者說,只有弄懂風車經濟學,才能弄懂荷蘭這個國家。
荷蘭的風車經濟學,隨時代而變,各具特點。根據其特點,我覺得至少可以劃分為三個時代,即“爭地”時代、“海上馬車夫”時代和現代文明時代。
荷蘭是個低地之國,近1/4的國土低於海平面,還有1/3的面積僅僅高於海平面一米左右。千百年來,荷蘭人一直築壩圍堤,與海爭地,終於造就出今日的宜居之國。
風車的出現並非偶然,尼德蘭地區位於西風帶,又瀕臨大西洋,別的不多,就是風多。最初,荷蘭人用手工磨制谷物,後來改用“馬拉踏車”和水車,再之後他們發現並開始利用風力。
1229年,世界上第一架以風為動力的風車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因其造價低廉且堅固耐用,很快便得到普及。當時,風車除了碾磨谷物之外,還可加工大麥、鋸木、榨油……
不過風車最重要的功能還是抽水。1414年,荷蘭人發明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用於排水的風車。1450年前後,風車在荷蘭南部已隨處可見。就像那句諺語所說:“上帝創造了人,風車創造了荷蘭。”也正是依靠風車,荷蘭才從海洋中獲取了近1/4的國土。
為了適應尼德蘭地區濕潤多雨、風向多變的氣候,荷蘭人不僅創造而且改造了風車。他們給風車配上活動頂篷,進而將頂篷安在滾輪上,使之能夠利用不同風向工作。這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荷蘭式風車。
在斯托克豪森的《荷蘭風車》一書中,專門提及中世紀時期荷蘭對風車的重視。當時,為了不影響風力,風車附近禁止修建房屋和種植樹木。
風車甚至是一種恩賜。《荷蘭風車》還收錄了一封書信:“1299年聖·尼古拉斯日後的星期四,布拉班特省和林堡省大公約翰一世在賜給阿諾德斯封地外,另賜予他可以在哈默德·馮·羅德鎮(今聖烏登羅德鎮)和斯金利鎮(今斯海恩德爾鎮)之間,挑選一處最佳地點修建一架風車的權利。同時允許其世代免交風車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擁有風車是尼德蘭地區貿易中心及城鎮居民才有的特權。阿姆斯特丹、海牙、烏得勒支和哈勒姆等城市莫不如是。那些足有幾層樓高、擁有寬闊翼展的風車,曾是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建築。
接著,1588年,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又稱荷蘭共和國)宣告成立。
電子書版權歸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若有違反您個人權益,請留言反饋刪除相關信息。
0 评论